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地理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⑴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疑难问题。 ⑵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有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1、通过分析图片等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结合案例,通过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的分析,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通过分析相关事实材料,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章是在第一章探讨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为此,教材就当今世界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本节《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通过图表、资料分析该区域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主要探讨三大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初步掌握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荒漠化的概念。2、荒漠化的危害。3、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教学难点是:1、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2、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方法,学以致用。本节教材知识结构如下: 四、教学方法

1

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作为讨论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其他案例作为拓展案例,意在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案例所习得的方法与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2、渗透有效性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方法突出综合运用,学习方式关注多样性,课程资源关注有机整合,教学手段兼顾传统与现代,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复习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接着,展示图片“世界生态破坏分布图”及2006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材料,并补充相关材料: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最后,明确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后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加强与必修2有关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感性材料让学生明确荒漠化的危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㈡教学新课 1、荒漠化 ⑴、一般过程 活动:利用课件展示“荒漠化的景观”及“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图片,分析归纳荒漠化的形成过程:自然或人为的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设计意图:以图片增强学生荒漠化形成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⑵、概念: 讲解: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⑶、概念辨析 思考:结合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发生过程思考,沙漠化就是荒漠化吗?荒漠与荒漠化有何差异?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一种,教师可补充我国南方荒漠化的有关事例加以说明。通过对概念的辨析,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 ⑴、基本概况 活动:教师提供导学提纲,让学生读有关地图,得出结论: ①.范围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气候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②.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③.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活动:运用联系框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 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

设计意图:本部份知识学生大多已学过,教学中采用提纲导学,引导学生从图上获取结论,做好知识的规纳与整理,深化所学内容。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要让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采用了联系框图的方式。 ⑵、内部差异 活动:读图2、1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及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完成以下表格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内蒙古高原东部 兰年降水量 山 干旱程度 自然景观 思考: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要加强与必修1有关章节,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关知识的联系,通过以上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⑴自然原因 ①、干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活动::请把以下方格用箭头等符号联系起来,解释它们的因果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干旱地理特征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荒漠化概念的理解。 ②、气候异常 教师讲解: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难度比较小,可采用讲解的方法,教师要特别强调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③、小结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实际分析本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根据图2.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气候干旱少雨──基本条件。 ②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条件。 ④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主要自然因素。 ④、承转 讲述: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那么到底有哪些人为原因和因素呢?

3

2、人为因素 思考: 读图2、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活动:解释下图,说明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的关系。⑵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人为表现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破坏过程 严重后果 过度开垦 活动:教师提供相关图片及文字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以上表格 活动:阅读教材第22页“灌溉与次生盐渍化”,讨论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后运用联系框图揭示其形成过程 大水漫灌 地下水位上升 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 次生盐渍化 板图:教师利用板画剖面图加以解释 4、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非洲萨赫地区示意图》《津德尔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我国万里长城和农牧业过渡地带图》 材料二、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材料三、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地带的大规模移民开垦,主要发生于最近的300年间。清代初年,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山西、河北等地大量人口涌向“口外”,进入今天的内蒙古等地垦殖。19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被迫“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加速了农区和移民向牧区的推进,使秦汉以来自然形成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 ⑴、从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水热条件等方面分析本区容易产生荒漠化问题敏感区的原因?试比较该地区与我国农牧过渡地带形成荒漠化自然原因的异同。 ⑵、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解题思路:①农区侵入牧区,会使草场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是什么?对草场质量的影响是什么?②牧区变为农区,地表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出现土地因为土地肥力的减退而抛荒的现象?③“农牧之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⑶、非洲萨赫勒地区及我国等农牧过渡地带,为什么成为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设计提供了非洲萨赫勒地区以及我国农牧过渡地区的荒漠化实例,其目的是加强学生运用前面已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同类地理问题的能力。 ㈤、总结 依据板书总结分析荒漠化成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形成过程 2、概念 二、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⑴、生态环境的脆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⑵、气候异常 2、人为原因 ⑴.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六、教学反思 1、落实案例教学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时,采用的是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就教材选取的区域案例深挖知识点,而是要利用这些最经典的区域案例来分析理解该条标准涉及的内容,强调地理原理的迁移再现使用能力。据此,本节课依据学生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掌握形成荒漠化的基本过程,然后以西北地区为案例,详细讲解其基本地理原理,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通过板书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加深学生对分析荒漠化成因的一般过程的理解,最后配合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强化学生对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既符合案例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2、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人教版教材在本节上精心设计了活动、思考题,提供了充分的案例材料。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这一优势,着眼于如何整合好教材中的图文、活动题、思考题、案例材料等。如课堂上的拓展延伸活动题设计,就选取第23页《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与第33页《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有关材料,对活动题、思考题中的问题设计进行了整合。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所教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的优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3、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方式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教师提供联系框图让学生根据联系框图解释地理现象。教师提供联系框图的内容让学生使用简头等符号进行连结,完成联系框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联系框图。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强化了教学效果。 4、强化与必修1与必修2模块有关知识的联系。必修3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中与必修1及必修2有关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联系密切,教学设计时要有机渗透。如必修1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办调发展》有关知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着眼于高初中的衔接,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为新知识的建构提供了铺垫。

5

高中地理《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地理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⑴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疑难问题。⑵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有关资料”。二、教学课题1、通过分析图片等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结合案例,通过图表、文字等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x6pj63kyq37lyd0yjbf83hrt8bf1m008v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