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2024)要点
1 术语定义
1.1 耐药
1.2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 (XDR)、全耐药(PDR)和多重耐药的微生物(MDRO)
1.3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CAI)、医院获得性感染(HAI)、医源性感染(II)和社区获得性感染(CAI)
1.4 感染控制
1.5 抗微生物药物管理
2 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
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24年结果显示,肠杆菌目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约为55%、4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平均耐药率分别约为25%、75%。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
类的耐药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医疗机构分离菌株的耐药率相差较大。
耐药基因在病原菌中的传播方式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
2.1 MRSA
2.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2.3 产ESBLs肠杆菌目细菌
2.4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
2.5 多重耐药艰难梭菌
2.6 多重耐药耳念珠菌
3 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防控通用要点
3.1 手卫生
正确执行手卫生可减少手部微生物(包括耐药菌)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
染发生风险。手卫生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最基础、最有效、最经济的策略。手卫生是减少病原体感染和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感染防控的基础措施之一,是整体防控策略的一部分。
3.2 接触预防
3.2.1 基本要求 MDRO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需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预防措施。
3.2.2 管理要求 制定MDRO感染防控相关制度。
3.2.3 接触预防措施
(1)患者隔离(见3.3)。
(2)接触隔离: 对实施接触预防的患者进行诊疗护理
3.3 患者隔离
3.3.1 病原体 对于CRE、CRAB、CRPA、MR-SA、VRE、CD感染或定植者,需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