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24河北唐山三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出国旅游成为中国民众普遍的生活方式,这说明随着经济平稳增长,中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 。
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 ,是因为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势头。
③中国楼市会像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样崩盘吗?陈政高表示,二者不能 ,因两国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措施均不同。 A.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C.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D.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2.(2024重庆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永川的一些茶叶作坊里,每年到新茶上市时,都会请很多茶农择茶,虽然成本增加,但茶的品质得到了保证。
B.研究人员发现,秃鹫的胃可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胃,所分泌的胃酸能够溶化金属,甚至连骨头都不在话下。
C.这种两栖类的珍奇动物是武夷山区所特有的,因五十年前最初发现于崇安,所以被命名为崇安髭蟾,它们一般生活在高山溪水之中。
D.几年来,他们已为敬老院老人购置配备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安装改造了水暖设备,投资修缮了敬老院的整体环境。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桃子渐渐摘完了。但还有一只 ① 巴在枝上不愿意下来。 ② 在立秋那天它还没有丝毫动摇的意思。 ③ 它在继续壮大, ④ 长得如饭碗一般。 ⑤ 我们自己也有一点眼馋了。是的,除了孩子以外,我们还没有尝过一只完整的果实——我们只吃过一些夜间自动落下来,在地上跌破了的桃子。 A B C
① 始终 始终 仍然
② 即使 甚至 即使
③ 而且 相反 而且
④ 宛然 几乎 几乎
⑤ 恐怕 连 恐怕
1
D
仍然 甚至 相反 宛然 连
4.(2024吉林长春二模)请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 ,首先,要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如是圆桌,摆放角度要与半径线重合)。其次,② ,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 ,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据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5.(2024贵州适应性考试)下面是某中学2024年的一次月考工作安排流程图,请根据这份流程图,在12月1日以教学管理中心的名义拟写一份通知,发给教学处。要求格式正确,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信息无遗漏。(6分)
答:
二、名句名篇默写(5分)
6.(2024河南八市重点高中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 , ”,让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和天地河海的辽阔。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穿着破旧的句子是“ ”。
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2024云南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juān,通‘涓’,择取)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cí,伺机讨要)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bān páo jiǎ)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qiáo)。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话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