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变更设计未变更部分维持原设计。
二、设计主要依据
1.《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委托书。
2.《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承诺书。
3.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文《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0]66号文件《关于调整晋中市灵石等四县(市)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的批复》。
5.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办瓦发[2012]77号《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的批复》。
6.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160号文“关于晋中市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7.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1]83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8. 山西省煤炭综合测试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检验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
8.采矿许可证。
9.供电协议、救护协议、供水合同、占地协议。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10.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11.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12.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1〕144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13.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灵国能〔2011〕97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的批复”。
14.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灵国能〔2011〕123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
15.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12年6月20日提供的“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实际揭露地质情况的说明”和7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6.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2〕505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17.矿方提供的采掘现状图、已有的设施、设备等资料。
我们在认真分析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设计图纸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设计的特点,结合我项目部施工装备和技术特长编制了此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了行之有效的施工设备和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采用煤巷快速施工机械化作业线施工。
三、总体思路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以高起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四高”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精细施工,铸造精品。
首先确保安全和质量目标、确保工期目标。
其次是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高水平建设本工程。
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配置来满足施工规范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要求;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部位,始终放在突出的位置,狠抓不放过,根据我处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做好施工中的每项监测控制,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收集整理全过程的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
四、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2、积极合理地采用和推广国内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施工经验,优选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坚持正规循环和一次成巷,加快施工进度。
3、施工方案安全可靠、工期科学合理,能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工程质量标准。
4、选用成熟配套的机械化作业线,合理组织和综合平衡各种资源,优化劳动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实现。
5、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做到文明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稳产、高效,确保工程按期或提前完成。
6、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性,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可控性好、可操作性强、关键点清晰、预防及应急措施齐全可靠。
7、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实现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两无”---无重伤、无死亡的管理目标。
五、编制依据
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3—2010) (3)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 (6) 《煤矿测量规程》
(7)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0)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或地方标准、规范;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等。
上述标准、规范及规程均以合同签订之日为止时的最新版本为准。
2、《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 》
设计图纸资料及地质资料。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交通位置
井田位于灵石县城西20km处寨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灵石县夏门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01″—111°39′50″,
北纬:36°50′00″—36°51′33″。
该矿距夏门镇6km,有解(放桥)—木(瓜曲)乡级公路相通,至夏门镇可与大(同)—运(城)公路相接;另外,井田距南同蒲铁路灵石煤炭集运站20km,有公路相通。井田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1.2 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与太岳山西麓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区内沟谷纵横、梁峁连绵,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而四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806m,最大相对高差为259.1m。 1.3 气象及地震
本本区位于暖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据灵石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1.6℃。年平均降水量571.85mm,最大降水量为648.80mm,最小降水量为273.50mm,降水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年最大蒸发量为2285.1mm。年平均湿度6.55—9.15 mbar,最低1mbar。封冻期为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平均初霜期为10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每年春、秋、冬三季多西北偏西风,夏季多东风,一般风力3-4级。
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区属Ⅷ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1.4 水系及主要河流
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有季节性河谷,雨季在沟谷中有短暂山洪流过。井田北东部界外为小河,南西部界外为段纯河,两条河流均为汾河支流,井田位于两条河流分水岭部位。井田内季节性河流分别向北东部流入小河、南西部流入段纯河。小河与段纯河自北西向南东汇入汾河。
1.5 建井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文《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以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对原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及部分新增区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该矿2005年之前为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属镇办煤矿,为一证多坑生产煤矿,分两个坑口进行生产。其中主坑口(红岩一坑)位于井田北部,红岩二坑位于井田南部。简述如下:
1.红岩一坑
红岩一坑采用斜、竖井混合开拓开采2号煤层。主井为竖井,井筒直径4m,垂深126.10m。采用罐笼和JT-0.8型双滚筒绞车提升,皮带运输。风井为斜井,斜长210m。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风机为BK54-4-№11型轴流式风机,电机功率为22kw。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生产能力90kt/a,至2003年,井下2号煤层可采区已基本采空,采空面积约27974 m2,井下涌水量10~20m3/d。属瓦斯矿井。2003年建接替井开采10号煤层,采用1对斜井开拓,井下只进行了部分巷道掘进,未进行实际回采。
红岩一坑10号煤层井口(已关闭)坐标为(1954北京坐标系): 主井(斜井):X=4081030.63 Y=19558098.19 H=8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