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王凌云
来源:《文存阅刊》2024年第07期
摘要:在国家战略需求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要把握“双一流”建设的现实要求,以教育生态学为基本环境,整合教育生态链思维,并通过整体化思维的形成,来探寻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本文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进一步探讨在特殊形势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旨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为更好的推进高校发展,在“985工程与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决策,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高校教师为主体,致力于专业水平的提升,并促进专业现代化发展。通过教师个体与群体的高度融合共生,来推进学科及学校发展,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专业发展价值迷失
“双一流”建设的思路在于,开放竞争与动态调整,致力于推行新模式,通过资源配置来推进专业发展。尽管在这一建设环境下高等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才选择过程中,受到物质利益驱动,而出现抢挖人才的问题,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价值迷失。“双一流”建设发展要注重人才优势的把握,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往往通过物质诱惑的政策出台来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吸引,导致高校教师资源出现非正常流动,部分高校教师甚至忽视学术质量,而急功近利,这就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教师专业发展片面化
以分步走战略为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需要立足宏观角度出发,明确评价指标并据此来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确保二者相互契合。但由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由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组成,彼此相辅相成,但“双一流”建设相关文件中并未对高校遴选指标权重做出具体规定,这就使得评价的导向功能凸显出来,极易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片面化,无法保证其整体性。 (三)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消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双一流”建设强调通过学科交融来打造学术高峰,促进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优化,通过教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通发展,来推进“双一流”建设。但就實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人际关系是教师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受到个体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在文化素素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学科高度分化与融合的态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难免会遭到消解,这就为“双一流”建设带来了一定挑战。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走向
在教育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条件下,“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关系着国家整体发展。“双一流”建设的立足点在于,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注重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以及优秀文化传承等,要切实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要以此为导向,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在这一条件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要兼顾专业发展规律与国家需求,通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这三种角色的协调统一,来更好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取向的独特之处在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站在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高度来强调高校教师主动回应社会需求的意识,这就超越了个人层面的专业发展目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分门别类的评价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遵循合理发展、错峰定位、彰显特色的原则,以实现高校教育发展的目的——教师个人、学科与大学的“三发展”。高校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从属于所在的专业、学科,又从属于所在的大学组织。因学术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多表现为从属学科的意识强于其从属大学组织的意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从属于固定学科的意识或许会被从属大学组织的意识所取代,跨界融合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将会成为一种主要趋势。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立足教育生态链思维出发,强化国家战略需求价值取向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管理权的主要特征在于,相对化的统一与分散,基于教育生态链思维出发,必须要明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支持确定价值取向,从而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领域内所强调的生态链具有多种表现,包括横向、纵向、纵横交叉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要积极更新理念,明确发展目标,构建教育生态联网,旨在推进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大学建设,并为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而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基础条件,构建人才知能流富集链,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量流提供支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要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来确定价值取向,基于主体内部来实现发展,并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令价值取向发展趋于稳定化,为高校教师行为提供指导。因此要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激发高校教师的自觉性,引导其对社会需求进行主动回应,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主,以个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为辅。在国家层面,要以高校教师为对象,注重管理机制的深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高校教师在国家战略服务过程中所遭受的利益损失进行部分弥补,以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基于复杂思维生态视阈出发,构建专业发展评价机制
不同生物体的特征在于包容性和多样性,在多维空间下,不同生物体能够探寻自身生态位,以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稳定性的保持,需要以复杂性为支持,复杂思维的存在也具有一定必要性,需要立足整个环境去考察和研究,立足整体去探寻内在联系,因而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对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以复杂思维的生态视阈为支持,能够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多维因子的作用下,学习与实践是基于多种途径所达到的,这就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但整个发展过程具有艺术化特征,并且是无法进行预设的。与此同时,整体化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内隐与外显部分的相关性,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兼顾统一化与分散化,满足高校教师在不同层次与类型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评价目标、标准、主体和结果这几方面入手,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转化,符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需求关注结果与发展过程,保证高等教育生态的平稳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必须是相对的,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助于更好的领会国家和政府对于“双一流”建设的意蕴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和发展。
(三)立足整体思维生态场域出发,引导高校教师专业协同发展
从辩证角度来说,整体思维是整体把握事物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要确保生态场域具有一个整体思维,对高校教师形成引导,立足学科本位出发,实现教师的协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价值观的整体化,以此来构建和谐生态环境,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高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搭建平台来满足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促进需求,以项目为支持,落实管理与评价,促进和谐价值取向的形成,对教师形成鼓励,组建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对应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和机制,以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个体评价的弱化来强化教师团队评价,促进高校教师协同发展意识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边缘效应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值,符合“双一流”建设需求,通过教师之间交互作用来令高校教师实现融合共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专业发展的推进要把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整体形势,明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立足教育生态链思维、复杂思维以及整体思维出发,通过价值取向的确定以及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建立,来探寻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旨在有效激发教师活力,促进融合共生的实现,从而为高校现代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德栎.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问题与策略[J]. 嘉应学院学报,2017,(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