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应用学习】*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周制、尚文、礼乐是一组连续性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推崇周制,原因在于它的尚文,即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而周制之所以被认为是尚文的,原因则在于它在诸多治国方略中选择了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首先,就礼乐与人内在精神欲求的关联看,它是“尽精微”的。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强调礼乐在人心灵深处的奠基性。其次,就礼乐与天道自然的关系看,它是“致广大”的。《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则将礼乐看作了充塞天地、洋溢万物的普通概念。
那么,在心灵的精微与天地的广大之间,礼乐如何存在?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
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礼与乐两种相互制衡的力量,共同塑造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至孔子时代,诗与乐分离,礼乐并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诗、礼、乐三分。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式的三段论。这样,在由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等一系列概念规划的价值体系中,又进一步显现出一种阶梯式的上升之路,即在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乐境代表了理想政治所能达至的最高境界。
至此,我们当能总结出一个儒家政治次第上升的价值序列:首先,在礼乐与刑政之间,刑政是现实性的,礼乐是理想性的;其次,在礼乐之间,乐对礼具有超越关系。再次,春秋晚期,虽然诗与乐发生了分离,但在根本意义上,中国上古时期的诗、乐、舞是不分的,它们共同归属于“乐”这个大概念。据此,如果说“乐”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那么理想的政治也必然是被富有乐感的艺术表征的政治。
从以上分析看,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它既具有内在的深邃性和饱满性,又具有外在的弥漫性和上升性。就其深邃性而言,它奠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人不能不乐”
(《荀子·乐论》)。就其饱满性而言,它以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被诸种艺术元素配置而成的美好世界。就其弥漫性而言,礼乐不仅规范人世,也通达自然,从而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贯通天地人神的宇宙精神。就其上升性而言,礼乐在世而超越。按照儒家的三世说,人类社会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进化,其中的“太平世”正是礼乐政治最终实现的时代。据此来看,如果说审美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那么诗、礼、乐、舞等则是它的践履和展开形式。 (选自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政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它关照到了人的精细微妙的精神欲求,也关照到了自然万物的广博深厚的境界。
B、没有礼,则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没有乐,则易导致社会缺少活力;礼和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
C、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呈现次第性超越关系,礼境高于诗境、乐境高于礼境,乐境代表理想政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D、礼乐基于人性,通过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使现实世界成为美好世界,也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宇宙
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以周制引出礼乐,并指出它的内涵概念,然后从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论述。
B.文章以礼乐间的辩证关系作为道理论据,由此论证两者与周制、尚文等对政治的影响。
C.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法,论证了礼乐所涵盖的范围,以论证乐境代表的政治理想境界。
D.文章采用举例论据,逐层分析礼乐与其他各相关概念的关系,充分论述了它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朝选择了礼乐作为治国方略,因此周制被认为是尚文的;因为尚文,所以周制被人们推崇;周制、尚文、礼乐构成一组连续性的概念。
B、在中国的传统政治中,注重刑政反映了儒家政治现实主义的一面,而追求礼乐则反映了其理想主义的一面,礼乐为现实注入了审美理想。
C、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礼乐具有其饱满性,只有将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才能构建一
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D、“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表明大乐、大礼充塞于天地之中,并与之和谐共存,这是礼乐“至广大”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1.B
【解析】原文说是“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并非“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 2.C 【解析】
c项由原文第二段“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可知,作者是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对比论证,故此项错误。项由原文第二段“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可知,作者是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对比论证,故此项错误。
3.C
【解析】原文强调的是:在中国传统政治的特定前提下,诗礼乐舞可以构建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而不是泛指一切时代、一切政治范畴。原文也没有“只有……才”这种绝对的条件关系。
D项相关信息来源于原文最后一段“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论在内涵发展还是在外延拓展方面,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更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润”,故选项中“奉行价值理性优先的理念”的表述错误。A项相关信息来源、于原文第一段“人文社会科学……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故该项正确。B项相关信息来源于原文第最后一段“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秉承着人类文明的重要传统”,故该项正确。C项相关信息来源于原文第四段“爱因斯坦曾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因此该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