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下的美术》巫鸿 著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空间性—从椁墓到室墓》读书笔记(P1-30) 1. 总叙
这一部分在《黄泉下的美术》一书中,属于第一章《空间性》的概述,位于书籍的第13-17页。
在这部分,巫鸿先生首先对墓葬的雏形做了一个简要概述,即,任何墓葬的形成之初首先都是一个空洞——一个挖掘出来的土坑、用石头或木材堆积而成的空室,或者是开凿于山崖上的洞穴。
史前美术时期,其实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丧葬形式,比如出土的陶瓮(仰韶文化的儿童瓮、《鹳鱼石斧图》陶瓮是成年人瓮棺)。【注:其实瓮棺的形式属于最早期的单层椁墓形式/竖穴墓,这个观点在后面会论述到】
随后,巫鸿先生根据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中的描述,秦始皇陵的结构可能存在各种机关和水银河以隔绝生者,同时,陵墓里可能有数量庞大的奇珍异宝。尽管这只是一种设想或者猜测,因为根据文中描述,秦始皇在修建好陵墓之后,直接把修建者和设计者葬在陵墓中,按理说,世人应该没有人知道秦始皇陵墓的真实情况,那么据秦始皇有几百年的司马迁又是如何得知的,无论是事实还是猜测,可以肯定的,司马迁的描述包含了两种基本的墓葬建筑和装饰模式(竖穴墓和横穴墓):一种是表示宇宙的微观世界(即天、地),把对天、地的理解和遐想描绘在合适的位置(外棺或内棺、壁画、画像砖/石等);另外一种是地
上空间到地下空间的转移,即宗庙到墓葬的的转移,地上世界的宫殿、臣民和财富转移到地下,营造一个“幸福家园”的地下空间。(关于“幸福家园”的提出,是在《礼仪中的美术》一书中,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字帛画的研究,帛画的内容,以及第2、3层外棺和内棺的装饰纹样的结构模式共同为辛追夫人营造了一个地下的“幸福家园”)
综上,本文的论点其实是基于“棺的发明是为死者营造一个密闭的隔绝的建筑空间”这一观点之上,深入探讨“椁墓到墓室”(竖穴墓到横穴墓)转变的原因。 2. 从椁墓到室墓
棺椁虽是连起来说是一个词,但是在墓葬艺术中,棺和椁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从生产制造地点来说,棺一般是在工坊里制作完成的,有的甚至是在死者生前就制作好的(关于这一点也多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古人在生前会为自己打造一口上好的木棺),而椁则不同,椁是在人死后才开始在墓坑中修建的。第二,结构不同,棺是一个带有平顶或弧顶的长方形容器,而椁则常常包含多个箱室来存放陪葬品;第三,装饰纹样不同,外棺(第一层外棺除外)和内棺上绘有精美的图案,而椁一般是纯黑色没有装饰的;第四,展示形式不同,棺是在葬礼上陈列的,可以展示,而椁是无法这样展示的。棺最后密封在椁中,椁外包裹大量的木炭和白泥膏予以密封,然后赋土掩埋,形成一个密闭的地下空间。
椁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的单层棺(瓮棺),稍后于东南
沿海的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发展起来,成熟与公元前2000多年的山东半岛龙山文化中。【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河南,半坡,庙地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甘肃,马家窑,马厂,半山类型),长江流域——良渚文化(浙江),北方地区——龙山文化(山东、黑陶蛋壳杯)、红山文化(内蒙、东北,玉龙珏)】 自史前时期出现了椁墓(竖穴墓)的形式,在之后的两千多年内(商到汉初),竖穴墓一直是墓葬的主导形式。但是在这一漫长的时间段中,由于地域的不同,竖穴墓也会有些许变化,如长江中游的楚地,复合椁箱常以微型门窗相连,也就是在多重的椁之间有一种链接形式,不再是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这种形式也被认为是墓室出现的一个过渡。知道马王堆轪侯(辛追)夫人1号墓的出现,椁墓在汉初发展到极致。
关于轪侯夫人的墓葬分析,在此不多做详述,可参考《礼仪中的美术》一书中的分析,简而言之,轪侯夫人墓有一椁四棺(3层外棺;1层内棺,即:柩),其中第二层第三层外棺装饰纹样精美,第二层外棺黑底绘有纹样,描绘了辛追夫人刚刚进入由守护者和祥瑞保护的地下世界,第三层外棺红底绘有纹样,描绘了由龙缠绕盘桓的三座山峰,即昆仑仙境的情景;内棺盖上盖有T字形帛画,内部装饰有刺绣纹样、羽毛和帷幔,仿佛一个家。
马王堆汉墓的出现,说明了椁墓在公元前2世纪初、中叶(战国、秦、西汉)仍在不断地改良和发展,但是,在同一时期,室墓(横穴墓)也开始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北满城汉墓(刘胜
和夫人窦绾墓)。
室墓是横向修筑而成,主要特征包括:储藏和展示随葬器物及宽阔的内部空间;墓室上方有穹顶、平顶和券顶,墙壁和墓顶上绘有装饰纹样,有门、甬道、侧室等空间。室墓是有通向外界的通道。
室墓的出现暗示了对黄泉世界的一个新概念——地下世界不再完全与生人隔绝。甚至墓室被封闭、消失于视野之外,但是门和甬道依然存在,并可以被重新打开接纳死后的家庭成员。而且在墓室永久封存之前,死者的亲属是可以进入到墓室里举行最后的丧葬仪式。
早期的室墓有一个变体,建在天然的山体之间,近似崖墓,而且有些崖墓有着巨大的迷宫一样的结构,映射着真实的地下宫殿。早起崖墓布局有很多形式,反映了室墓初期发展中的实验型阶段。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一种相对简单统一的布局出现了,即河北满城1、2号墓(刘胜和窦绾墓)。这种横穴墓具有对称的结构和明显的中轴线,一条隐藏的甬道。随葬品中有真实的车马器(现实世界中的物品,承担了宗庙祭祀功能),也有微型的车马器(明器,陪葬品)。这种标准的横穴墓葬形式,将供电的基本部分浓缩为一个蓝图。
学者黄晓芬提出一个更为复杂的重构,着眼于墓中“通道”的发展假设室墓的出现经历了3个阶段:(1)椁内侧壁上开通门窗并连接相邻箱室;(2)椁室前部设立通道连接墓内和墓外;(3)建造各种材质(木、砖、石)的多室墓来构成一个墓葬空间和祭
祀空间。
墓葬的设计必然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观念,所以,从椁墓到室墓的转变必然受到当时宗教思想和祭祀实践变化的影响。总的来说,受到4点影响:(1)祖先的崇拜仪式(宗庙—墓);(2)魂魄的概念(二元论到一元论的转变);(3)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成仙或者永生);(4)地下神祗系统的行程。
首先,从祖先的崇拜仪式来看,祖先崇拜的主要场所从贵族的世袭宗庙转移到个人或小家庭上。在周朝(青铜器祭祀),宗庙仪式对墓葬仪式具有压倒性胜利,到了东周时期,才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包括丧葬制度、器物、建筑的改变,东汉皇帝把宗庙礼仪转移到墓地,甚至在实践中废除了群体性宗庙。由于宗庙祭祀功能向墓葬礼仪中转变,所以墓葬礼仪中承担了一部分宗庙祭祀的功能,祭祀需要空间,因此这种空间就像墓葬结构中转移,所以横穴墓的空间承担了宗庙的象征。
第二,早起关于魂魄的理论,是二元论,魂代表了死亡发生之后飞扬而去变成神明,魄则归于地下成为鬼。二元论时期,宗庙和墓葬是并存的,宗庙祭祀对象是祖先在天上的魂,墓葬祭祀则是针对地下的魄。当宗庙消失,魂和魄就合为一体成为魂魄,而墓葬则是魂魄的居所。
第三,汉代以前,对于“仙”的观念其实是“死后永生”的理念,也就是以某种形式在营造的地下世界的“幸福家园”中继续生存。而到了汉代,“死后成仙”的信仰开始流行,即死亡是达到永恒幸福的另一种途径,而且这种信念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任
何人无需额外的努力即可成仙的可能性。
第四,在东周以前,中国宗教神灵缺少掌管地下世界的神祗,商代王室崇拜3类超自然神灵,即天神、地祗(土地神、山神等)、人鬼。但是,这种情况在东周出现了变化,东周的墓地中出现了地下神灵。
综上,椁墓到室墓的变化可以看作:墓葬从“器物为主”的设计转变为“空间为主”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