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旨要阐微
腹:在生理方面讲,是气的本营(气海穴),在力学方面讲,是重心所在,必须松静。松则气舒,静则形稳。腹的下边应向内敛,则气下沉不会上浮,且沉著稳定。
臀:俗名尾巴骨,就是长强穴,要略向后上翻,如同正身端坐之状,这样才能尾闾中正,气从督脉直贯于顶,而小腹也自然合住。任何动作时经常如坐在平稳的物件上边,十分得劲。这里和腹的形状、动作必互相结合,才能做到“气沉丹田、腹内松静”。
以上是中盘。
裆:大腿根内的两条大筋是调节全身重心平衡的枢纽,劲要转灵而下塌。腰左转则左裆松而右裆紧,右转则右松左紧,但不可过紧,过了就不灵,而重心反偏了。表上的游丝,总是左右旋转就是此意。在裆的中间讲须开得圆如斗口,不可成上尖如人字形。圆则活,尖则滞,特须注意。
膝:膝盖经常向上,在虚实变换时,随裆劲的转向上下。即右裆松则右膝上升左膝下沉,左裆松则左膝上升右膝下沉。我们看电梯上下时,有两块铁总是一升一降,可悟此理。膝盖不可摇摆。凡是轴子,即关节,全是只许转不许摇。膝盖与足根前后等限,但须略向内合,不可上下成垂直状,又在弓蹬时后膝略向下松垂。
腿腕:要挺立不可软,而能随身转。
足根:要有劲,前进则足根贴地前进,后退则足根提起,落时踏地发劲。
足掌:经常是内侧用劲,但在弓蹬步中后脚掌外侧不离地,前膝不
13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旨要阐微
过足根,则后掌不偏。
足指:经常是大指为中心,进步时大指支地发劲,退步时足指贴地后滑,虚步大指如钉钉在地中。
以上是下盘。
肩:要松,如挂背上,不可耸起。
肘:要下沉,沉则气松,而动作灵活。任何旋转动作只是小臂变化缠劲,肘尖永远是下垂的。亮肘不但气浮,而且易受人制,牵动全身。在开手时,肘亦保持弯度,不可伸直,大抵平目,臂开五六分,至多开到九分为限。
手腕:要挺劲,不可软,但旋转要灵,不可上仰下折。 手掌:外缠则外侧发劲,里缠则里侧发劲。
手指:自然伸开,不曲不挺,自然合住,似挨非挨,外缠则小指领劲,手心向上转侧往;里缠则大指领劲,手心向下转侧住。全不可正面向上或向下,里缠外缠全以中指为中心。
掌法:分阴阳,阳则外缠,阴则内缠,指如鱼鳞,依次发劲。 拳法:也分阴阳,如掌一样,全是侧势。握拳时食指到小指如鱼鳞依次贴合掌心,不用拙力,也不松懈,大指斜贴在食指中指的中间,指尖斜向中指中节。外缠发劲以中指根节为中心,里缠以中指中节为中心。
钩法:手变钩时,食指到小指斜合拢住,大指合在四个指头中间如撮物状,但从腕到手背是个弧形,腕部不可弯折。
以上是讲臂到手的,以部位论应属中盘,但手最灵活,上中下全可照顾,左中右和各斜角也可照顾,只要身步相随,手总是顺的。一般是
14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旨要阐微
左手管左半边,右手管右半边,全以心口为限,不可过限。
第十二章 内三合
一是意,就是理想,包括原理和方法,方法即运动规律。二是气,人体内中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化排泄,吸收长养,全仗气来运行,在生理方面讲是自然循环规律,不经用意支配,但讲到导引养生方面,也可以用合理的思想,支配气的运行。人身外形的动作,也是受气的鼓动,才能灵活,气走的顺遂就是中气,中气是益人的,气走逆了,就是横气,横气在内部脏腑就成为病症,在肌肉中就成为疱疽,或者感到内部不舒,筋骨疼痛。气集中运行就是劲,所以内三合是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第十三章 外三合
从上下来讲,头、腰、足相合。
从手足来讲,是肩戌胯,肘与膝,手与足相合。 从左右来讲,也是互相配合。
从内外来讲,意气与劲,劲与形体合,所以可以说是三合,也可以说是六合。
15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旨要阐微
第十四章 呼吸如何配合动作
讲到气功原理,应当注意呼吸,讲到劳动习惯,也应当注意呼吸,但在初学时,要求合理配合,极不容易,而且过分强调了这一点,反弄的顾此不能顾彼。动作不调协,连呼吸也不自然了,所以在初期,只以自然动作,自然呼吸就行了。
有关生理的呼吸,要求匀细深长,吸则肺活,呼则腹鼓,此理已为一般具有常识者所知。在劳动用力量,则呼口号或唱歌(如南方挑货行船,及北方打地脚时),全是发劲时呼气,可使气调协,而劲整匀。练拳是内外兼修的。凡是发劲,凡是由动到静,亦即每式完成时,总是呼气,动作慢则一式两呼两吸,快则一呼一吸,只要在初期纯任自然,练拳熟了,自会找到规律。
呼吸调匀,并且每式全作到由动及静,等于随时有休息,所以练到终了,不会疲乏,反觉舒畅。
第十五章 如何发劲
从王宗岳的拳论看,讲到发劲的地方很多,但一般练太极拳的由于动作过于慢了,没有发劲的机会和经验。甚至看到陈家拳的发劲而惊异怀疑,以为不合理,甚至以为有碍卫生,好象练太极是拉着一车瓷器,一震动就要碎了似的。当然发劲而震动,就是发的不合理,劲发对了绝无回力。
又有人引拳论“运动如抽丝”的话,认为抽丝必得慢慢的,急了丝
16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旨要阐微
就会断,其实如真看到缫丝的情况,就可知缫丝的飞快,并不是慢的,因为轴子是圆转的,茧是圆滚的,丝也是环练的,在转的时候,并不因快而断,只是一生障碍,丝成直状,这才会断。
讲到如何发劲,拳论上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这里说的曲不是直折,而是螺旋。这儿曲中求直就是螺旋推进,如同钻头和枪弹经来福线旋转发出,方向是“专注一方”,无法抵制。
也有人认为,太极拳的劲是弹力,好象弹簧一样,看到外形“似松非松”似乎相同,实则弹力还是直的,压住它不松,它的弹力就发不出来,和螺旋推进还不一样。
又有人看到发劲总认为是断劲,可是拳论也说“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可见发劲对了,虽然形似断的实则不断,可以作为两个解释:
一是劲发出时,因为转着发的,劲出后还存在虚线的旋转惯性,所以虽形似断,而虚线余劲不断。
一是轮子转时,虽然把外来的物件旋飞了,可是轮子还是照常循着它的规律而转,并没受到影响。
讲到发劲是和引化的劲分不开的。用两手业说,右手接到对方的右手,不拘是捋、採、裂,总是向右后斜角走里缠,这是向右后斜角的发劲,缠到最紧的时候,如同绳子拧紧了,自己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回去,这时候手变外缠又可以向前方发劲。以左手来说,当捋、採、裂时,应当搭在对方右手肘外关节上,走外缠下塌外碾劲,对方被我右手捋时,向前随上想用挤、肘、靠劲,经这一拨,劲会向我右前斜角转回,这又是左手的发劲。以两手的配合说,右手是引化,左手是发劲。从一手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