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铁路扩能改造工程I标
既 有 线 变 形 观 测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XX`扩能改造工程I标第二项目部
二O一一年一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2、监控目的 .................................................. 1 3、 编制依据 ................................................. 1 4、 监控内容 ................................................. 1 5、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 1 6、 人员组织及仪器配置 ....................................... 2 6.1人员组织 ................................................ 2 6.2仪器配置 ................................................ 3 7、 监控量测的实施 ........................................... 3 7.1建立监控量测网 .......................................... 3 7.1.1工作基准点的埋设 ................................... 3 7.1.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 4 7.1.3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 5 7.2变形监测观测标的布置 .................................... 6 7.2.1既有线轨道变形监测断面设置 ......................... 6 7.2.2新建铁路路基填筑段观测标的布置 ..................... 6 7.2.3新建铁路路基帮宽段观测标的布置 ..................... 7 7.2.4既有涵洞接长观测标的布置 ........................... 9 7.2.5新建桥梁临近既有线路基 ............................ 10 7.2.6新建桥梁临近既有线桥梁 ............................ 11 7.3变形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12 7.3.1既有线轨道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12 7.3.2施工期间地表裂缝观测 .............................. 13 7.3.3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13 7.3.4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14 7.4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 16
7.4.1一般规定 .......................................... 16 7.4.2 观测数据处理 ...................................... 17 7.4.3异常情况处理 ...................................... 17 7.4.4监测数据反馈流程图 ................................ 18 7.4.5监测报告的形成 .................................... 18 8.监测记录表格 ............................................. 19
1、工程概况
金华至温州扩能改造工程I标第二项目临近既有线施工里程: Y1DK0+000~Y1DK1+888.5、Y1DK3+650~DK8+163.855。其中:临近沪昆线新建桥梁95.9m(4-20m)、新建路基帮宽和填筑1792.6m;临近金温线新建桥梁1335.26m(9-32m+1-24m+(32m+48m+32m)+18-32m+1-24m+1-32m+1-24m+ (48m+80m+48m))、新建路基帮宽和填筑3178.595m;既有线涵洞接长11座。
2、监控目的
2.1保证既有运营线行车和设备安全; 2.2提供信息反馈,为各方决策提供依据; 2.3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3、 编制依据
3.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4、 监控内容
4.1既有运营线轨道变形观测;
4.2既有运营线边坡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 4.3施工期间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裂缝观测。
5、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图5.1.1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读审设计图编撰作业指导书报审作业指导书购置测量设备仪器检核复测基准点加密工作基准点埋设观测标仪器检核 采集“零观测值” 仪器检核外业观测观测数据检核平差计算上报各级主管单位数据分析整理超出预警值启动安全预案编写变形分析报告 土建施工6、 人员组织及仪器配置
6.1人员组织
本项目临近既有线变形监测由指挥部统一管理,项目部成立专业变形监控测量小组,由项目总工担任组长,下配置六名技术人员。
姓 名 王云峰 李龙 田军龙 王大伟 宋国龙 陈西 表:6.1.1观测人员一览表 持证情况 分 工 助理工程师 防护员 变形观测负责人 测量员 防护员 监控量测 测量员 防护员 监控量测 测量员 防护员 监控量测 技术员 防护员 轨道监测及巡视 测量员 防护员 轨道监测及巡视 6.2仪器配置
采用2台5800型和4台R4型GPS双频接收机(5mm+1ppm);天宝DiNio3电子水准仪一台,铟瓦尺一套,2.5kg尺垫两个; 徕卡TCA1201全站仪一套;万能道尺一副。
所用仪器均经测绘仪器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7、 监控量测的实施
7.1建立监控量测网
监控量测网建立以指挥部下发的《金温扩能改造工程I标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及《金温扩能改造工程I标GPS导线加密技术报告》(2010)作为建网依据。
在指挥部精测队的指导下完成下列工作: 7.1.1工作基准点的埋设
工作基准点根据施工断面及地形、地貌,埋设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要求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宜设置为强制归心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
既有线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修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