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遵循一定的周期开始、发展、终结一样,家庭也按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直至消亡,即家庭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也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母家庭孕育子家庭并消亡,家庭继续得以延续。家庭生命周期是乡村社会学者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发展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家庭的结构、组成以及行为的改变。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做不同的划分。研究家庭生命的周期的阶段,通常是以孩子做关键人物,以孩子的出生成长去观察一个家庭的改变。美国学者Duvall(1977)就以孩子为主线,对一个完整的中产阶级的美国家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八阶段论的说法这八阶段是:(1)第一阶段是新婚未生育期(2)年;(2)第二阶段是老大出生至老大两半,(2.5年);(3)第三阶段是家中有学龄前的小孩,老大两岁半至六岁,属于“混乱期”(3.5年);(4)第四阶段是家中有学龄中的小孩,老大六岁至十三岁(7年);(5)第五阶段是家中有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老大十三岁至二十岁(7年);(6)第六阶段是孩子陆续离开家庭,俗称“发射中心期”(8年);(7)第七阶段是由家庭空巢期至退休,“中年危机期”(15年左右);(8)第八阶段是由退休至夫妇两人都死亡(10至15年左右)。这一有关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适用于独立生活的核心家庭。各阶段划分脉络清晰。

彭怀真在《婚姻与家庭》中还提到家庭生命周期也可以和个人生命周期相结合考察,因为每个人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对成人的生涯分期有划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死亡期等,每期之间又各有过渡转型期。各个不同的发展问题,如下表: 年 龄 特 色 18-26

步入成年世界:建立自主、符合社会规定的完成学业、立业、成家。 26-30

过渡期:成家、婚后混乱期、认定目标、思考前程、改变。 30-42

安定期:在社会中逐渐爬升、建立地位和声望。 42-50

中年过渡期:评估、反省、改变或肯定目标。 50-60

安定期:迈向事业巅峰、更年期。 60-65 逐步退休 65-死亡 退休老年期

此外,家庭生命周期也可以根据妇女和儿童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来划分阶段,彭怀真将之 划分成七个阶段:(1)新婚家庭,相关的妇女与儿童问题是:婚姻调适、性骚扰、就业妇女单身条款的压力;(2)有幼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照顾疏忽、妇女受虐、就业妇女托儿压力;(3)有学龄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虐待、妇女就业、子女反抗;(4)有青春期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虐待、妇女二度就业;(5)有年轻成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别歧视、妇女健康;(6)子女成长独立后的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妇女更年期;(7)老年人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寡居心理调适。

我国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因国情的不同及家庭生活模式的特殊性而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母家庭与子家庭往往界限不清,因为经济、住房等原因,子家庭建立后依然不得不寄居在母家庭之中。而在生育子女或父母年老体衰之时,子家庭又要迁回母家庭以求得相互间的支持与帮助。两者很难截然分开。有的子女结婚后依然与父母同住,这只是意味着原本的母家庭从核心家庭结构转变为主干或联合型家庭结构,子家庭的生命周期寓于母家庭之中,呈现出子家庭和母家庭交互发展的过程。

王思斌把我国的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育儿期(5到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到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上小学到孩子独立;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孤老期(10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遵循一定的周期开始、发展、终结一样,家庭也按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直至消亡,即家庭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也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wui98q5cd68ub00wph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