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题组1 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2.下列选项中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一定以共价键结合的是( ) A.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 B.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原子之间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之间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之间 题组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与CuCl2溶液反应 C.NaOH与NH4Cl的反应
B.NaOH和HCl反应 D.甲烷燃烧
4.已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A.920 kJ C.436 kJ
题组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5.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内N2的浓度由5 mol·L降至 4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s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增加H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反应足够长时间,N2、H2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6.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1
-1
-1
-1
B.557 kJ D.188 kJ
2NH3(g)。在10 s
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
1
-1
速率为0.01 mol·Lˉ·min,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是( ) A.4 B.3 C.2 D.1
1
题组4 气体物质的制取
7.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①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NH3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 ④稀硝酸和铜片制取NO 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Cl2 ⑥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
A.②③ C.②③⑤⑥
B.①⑥ D.①④⑥
8.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
题组5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10.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题组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综合应用
11.为比较Fe和Cu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Ⅰ、图Ⅱ所示的实验。
2
3+
2+
(1)图Ⅰ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图Ⅱ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起始至t1 min(设t1=5),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状态,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E.X、Y、Z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F.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题组7 原电池及能量转化综合应用
3
13.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铜片上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向________极移动。 14.(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检流计。
①锌片做________(填“正”或“负”)极,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2)现有如下印刷电路板实验的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 若设计成原电池,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下列反应:Zn+CuSO4===ZnSO4+Cu。 ①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②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8 气体制备综合应用
15.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4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已知Cl2易溶于CCl4,HCl难溶于CCl4):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