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若干思考与研究
初中科学实质上就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科学规律主要是围绕着观察与实验,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与总结后而最终得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外,还要科学合理地演示与正确指导学生做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全面激发,进而掌握、了解、运用相关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逐渐地形成一个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前随着中考的进一步改革,已经将科学实验考查划入到了必考的范畴,所以科学实验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做好实验教学,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1.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要高
一名职业道德修养好的教育者,才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每位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充分掌握与理解物理知识,并且树立起“生活走进科学,科学走向社会”这一新理念。因此,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2.教育者应有丰富的实验知识
当前,教育者应积极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我国现阶段初中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情况上看,在构建知识结构时,目前仍处在一个水平低且急于求成的被动式状态下。知识结构是否是自己积极主动去构建的,是有效区别“教书匠”与“创新型教学”的重要工具。而由于科学实验属于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实验原理及其设计等,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因此,要求教育者要充分掌握相关实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大大提高,激发学习兴趣。 3.教育者要熟知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 1 页
教育者除了会做实验外,还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以此为学生实验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教育者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项:懂得管理;做好辅导实验;懂得维修、养护仪器设备;会自制教具。 二、采用先进教学技术,提高实验效果
实际中有部分科学实验条件很难有效控制,并且实验时间较长、无法全面获悉实验过程,这时我们应先进行实验,采用数码相机事先拍摄,然后再结合多媒体,进行有关实验的演示,同时重播一遍实验过程,如有需要,可定格、缩放,这样孩子们就能看到实验全过程。将变化的实验过程定格,将速度较快的科学变化放慢,使得部分常规实验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实现的实验变得更加简便和直观,大大突破了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实验教学的新视野得以开辟。如:在上科学七年级上册中的演示实验,“硫代硫酸钠”中的“熔化与凝固”,需要花费较长的实验时间,并且能见度很低,给观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若先采用数码相机事先拍摄,然后再做合理的剪辑,结合多媒体,实验效果良好,而且这样还达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可以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在进行“某些种子萌发”“不纯氢气的爆炸等试验”时,也可先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再与多媒体结合进行播放。 三、科学对待实验结果与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如实验数据不准确、实验现象存在偏差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是在现实环境中而进行的,存在着诸多的对实验造成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无法有效控制。当然,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规范操作,就可避免误差现象的发生。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实验过程中的失败或者误差,当实验不符合课堂要求时有的教育者通常会采取回避
第 2 页
的态度或者通过自身的权威性把课堂进程按照已经确定的方案继续下去,对于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及分析,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表面看课堂是有效和完整的,但事实情况是课堂生成资源毫无价值可言,并且对于孩子们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如:在进行“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有的小组研究过程中发现只要导线来回切割速度越大,就会使得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变小,以此得出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就会越小的错误结论。而这个时候教育者如果将原因归功于学校电流表不准来搪塞学生,极其生硬地否决了学生的实验结论,这样只会让孩子们产生不服心理,感到舞弊的迷惑和纳闷;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孩子们从能量的角度上深入分析研究,他们就会明白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就会随之变大,积极地引导学生重新实验和观察,就会看到原来是由于电流表指针显示电流需一定时间的延后,所以我们应将两次导线的切割间隙进一步延长,这时电流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就会不断增大,那么切割速度也越来越大,从而进一步加大感应电流。
综上所述,当前要想提高科学实验课教学水平,教育者就必须将自身教学智慧全面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认真思考、深入研究与改革、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编制有效的实验计划,并时刻关注对实验造成影响的因素,彼此间良好协作,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第 3 页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