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及措施 ”
论文摘要: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当的教育、茫然的自我认知、缺失的管理机构和体制,是当代“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重视“校漂族”社会角色转换教育,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实践,着重培养其社会角色转换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注重规范管理,进行分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校漂族”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与家庭、高校、社会有关负责部门合作,营造“合力”,是当代“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论文关键词:“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难点;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毕业生求职的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当“校漂族”。根据他们的生活特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校漂族”是指那些虽然已经毕业但生活重心仍然还在高校周围,利用高校资源生存的人群。他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就是“无业可就”;二就是“有业不就”。通俗一点来说,“校漂族”就是高校毕业以后,心理行为上仍保留在校学生的社会角色,俨然和在校学生没有什么区别。 一、“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
(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校漂族”心存恐惧和逃避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而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社会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国内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广大毕业生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有些毕业生在寻找就业岗位中不断碰壁。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着生存的需要,还有着安全的需要。有些大学毕业生面对着陌生的就业环境、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岗位,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和挑战勇气,心理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为了自身的心理平静,部分毕业生选择“校漂”,留在学习过的大学校园,把那里当成“避风港”,把逃避社会“漂”在那里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二)不当的教育,导致部分“校漂族”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长。“校漂族”基本上属于80后”一代,不少人属于独生子女。从家庭教育来看,有些家长过分关爱独生子女,养成了他们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不愿意吃苦等陋习。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知难而进,而是选择依靠。从学校教育来看,相关教育部门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缺乏对“立人”的教育。读书依赖教师、考试依赖笔记,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部分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迈入社会,面对独立,便显得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从社会教育来看,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失业群体的社会再就业培训力度,但是对于刚毕业就
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再教育培训目前还没有具体措施。于是,某些大学毕业生没有能力走出校门,在依赖的惯性推动下,留恋校园,逃避社会,成为“校漂族”。 (三)茫然的自我认知,导致对“校漂族”个人定位模糊不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社会变革剧烈,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对社会的行为、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多种多样的认识与歧异,对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抱有不确定感,对自己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的遭遇也不确定。在这种环境浸染下,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较清楚的自我认知,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想干什么,更不清楚社会需要自己干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主导下,部分毕业生无所适从,极易形成广泛的从众心理。当众人推崇高学历时,他们就暂时放弃就业而选择考研;当众人追求高工资,他们也不愿意从低薪做起;当众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他们就宁愿失业也不愿意下基层,更不用说到边远西部地区去。很多青年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负,但是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自我认知,盲目地选择提高学历或者择业条件,给自身带来困惑和痛苦。有学者认为,有些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者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暂时“漂”在校园与社会之间,这种情况值得鼓励。笔者担心这些“校漂族”花费了一定的考研成本或者机会成本,到时未必能够找到比现在就业更好的机会,很可能这种茫然的自我认知会转化为心理自卑、封闭。
(四)缺失的管理机构和体制,导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到位
部分毕业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愿意“漂”在其他高校附近,导致对“校漂族”流向地难以掌握;也有些毕业生虽然“漂”在自己原就读的高校附近,但也不愿意与高校有关负责组织或负责人联系,导致“校漂族”的数量难以确认;更由于当今高校把教育当成商品向学生销售,视学生为高校的匆匆过客,而不是学校的终身成员,不愿意管理,更没有内在动力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帮助已经毕业但仍然“漂”在校内的毕业生,导致“校漂族”想找组织无处去。受部门分割的影响,把户口仍保留在学校的“校漂族”,社会有关部门在引导和帮助他们时却难以到位,导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即使两年以后户口迁回至原来居住地,但由于自身仍“漂”在高校内,而不在户口所在地,当地社区想管理又管不着。所以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 “ 二、“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探析
“校漂族”的产生,是当今社会急剧变迁下的个人与礼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紧张关系在高校中的一个折射,其存在将是长期的。为了使“校漂”不再是广大毕业生的一种选择,党和政府应当不断创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毕业生就业职能的培训等有关措施。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校漂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校漂族”解决其思想困惑、理清其思想情绪、提高其心理素质。
(一)重视社会角色转换教育,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实践,着重培养其社会角色转换意识 社会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工作生活中,成为符合社会某个角色的过程中必然要碰到的问题。而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是人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这个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将会深刻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在这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角色冲突。“校漂族”面对这种角色转换的冲突,往往采取了退缩与回避的态度。其实,越是退缩和躲避,就越不能解决角色的冲突。长期以往,这种角色冲突得不到顺利解决,就会导致“校漂族”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走出“校漂”的困境。 为了使“校漂族”走出“校漂”困境,提升其面对角色冲突的信心和勇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创造各种职场体验机会,让“校漂族”能够进入职场,体验职场角色,在职场中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从交往中发现自我和正确评价自我。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加强“校漂族”的角色转换意识教育,要让他们从学场进入职场具备一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并学会如何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从模仿、学习、内化到外化等途径来解决这种角色的调适。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已经进入职场多年且职场角色较好的师兄师姐来现身说法。基于朋友友谊或同辈关系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校漂族”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从而更容易接受、认同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尊敬人、理解人、关心人,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因为他们似学生又不是学生、似社会人又不是社会人而漠视他们,更不能因为他们不去就业而歧视他们。把“校漂族”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最终的目的。为了使“校漂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校漂族”、理解“校漂族”、关心“校漂族”,发挥“校漂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大多数“校漂族”在学校学习期间,对自身定位模糊不清,对于学习结束后自已想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结合“校漂族”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帮助和指导“校漂族”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和各个时期职业发展目标,使“校漂族”早日结束“漂”的现状。 为了坚定“校漂族”在就业中的自信和抗压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校漂族”进行科学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引导“校漂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校漂族”就能够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各种困难。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加大对“校漂族”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树立职业平等、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新理念,敢于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择业、就业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考虑经济收入和工作是否体面。
(三)注重规范管理,进行分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校漂族”实际问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