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
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
来源: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中心王丽云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活动准备】
1、师准备一只玻璃杯、鹅卵石。
2、实验用具、用品:每个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每组三种实验材料,分别为面糖、砂糖、方糖;每组一盆温开水、一盆凉开水。 3、袋装果珍、泡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一颗鹅卵石,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思考:鹅卵石在水中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基础部分:
1、组织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2、开始做实验。
师预设问题,把这些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一种糖会先溶化? 实验一:
(1)让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
(2)引导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哪种糖化的快。
(3)指导做记录,那种糖化的快,用数字1、2、3表示。
(4)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请每组一名讲解实验结果。化的最快的糖是什么形状的,最慢的呢? 师小结: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物体的溶解与水的形状、大小有关。 实验二:
(1)让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观察,那个碗里的糖化的快。 (2)请做实验记录,并请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
师小结:可溶于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3、引导举一反三。
(1)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溶解后饮用的?
(2)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盐、味精、调味品)
(3)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拓展:请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还能够溶解在水里?请回家尝试,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什么东西不见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