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语文新步步高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含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1.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古义:固执。 今义:用心、企图。 (2)豁然不惑。 ..古义:不再疑惑。 今义:四十岁的代称。 (3)闭关读书。 ..古义:闭门。

今义:指闭塞关口,不与外界往来。 (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宜野人乘蓄。 ..古义:隐士,山野之人。

今义:①未开化的人。②指性情粗野的人。 2.一词多义

?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1)所?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处所、地方,名词?.?道日旷:距离,动词?恐渐渍外典,去.(2)去?

?舍主者而去:离开,动词?.?:遗失,动词?懵然若有所遗.?(3)遗 ?襄阳太守李憕见遗:赠送,动词?.

公执释典不屈:佛家?.?

:放下,动词(4)释?折其楚乃释 .

?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和尚,名词?与吴兴释.

故特以相赠:把,介词?.?

竹画牛背为字:用,介词 (5)以?学书以.

?门人之伯主焉:让,介词?以.3.词类活用

(1)常扁舟往来山寺:名词作状语,坐着小船。 ..

(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均为名词作状语,用手杖;用手。 ..(3)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 .(4)因倦所役: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 .4.文言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结庐于苕溪之湄: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 (3)常扁舟往来山寺: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 (4)故特以相赠: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5.翻译下列句子

(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译文:常常坐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携带的只有纱巾、藤鞋、短衣、短裤。 (2)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译文:(这头牛)适合山野之人骑乘和蓄养,所以特地把它赠给我。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译文: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就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羞耻。

一、结构图解

??2.交游不俗,情趣高雅半生经历?3.少年求学,历经磨难

4.结交朋友??5.所著作品

二、中心主旨

1.个性偏执、行为怪异

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心。

1.作者的外貌、口才怎样?但他却又自比王粲、张载等人,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此外,还写了作者的哪些性格?作者有没有在传中美化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此外,还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意有所适,不言而去”,“又与人为信……而不愆也”等。客观介绍,“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 2.第二段在文中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29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事迹,而侧重于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B.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C.自九岁学属文 .

D.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答案 D

解析 育:抚养,养育。

2.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谓生多瞋。又与人为信。 .A.信而必达 .C.余固笑而不信也 .答案 A

解析 A项与例句均为“约定”。B项使者,指媒人。C项相信。D项随意。

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B.常扁舟往来山寺 ..C.杖击林木,手弄流水 ..

危:端正 或:有的人 属:写作 育:接受教育

B.自可断来信 .D.低眉信手续续弹 .

D.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答案 A

解析 A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A.常扁舟往来山寺 B.大王来何操

C.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D.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省略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判断句。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题。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九岁学属文 ..B.结庐于苕溪之湄 .C.卷衣诣伶党 .D.恐渐渍外典 .答案 C

属文:写文章 湄:滨 诣:造诣

渍:浸,这里指影响

解析 诣:去。

6.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矫怜抚爱,历试贱务?公因.A.? ?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竹画牛背为字?学书以.?B. ?以身为伶?.?折其楚乃释?.C.? ?臣乃敢上璧?.

??以门人之伯主焉.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副词,“才”。A项均为介词,前为“由于”,后为“因此”。B项均为介词,前为“用”,后为“把”。D项前为代词,“我”;后为语气助词,“啊”。 7.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陆羽刻苦读书、自强自励的一组是( )

①羽将授孔圣之文 ②公执释典不屈 ③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④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⑤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 ⑥子执儒典不屈 A.①③⑥ C.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写陆羽要学习儒学,②是积公坚持要陆羽学习佛教经典,⑥写陆羽坚持要学习儒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羽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B.陆羽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对“孔圣之文”的向往。 C.陆羽最后奋起反抗,逃出寺庙,加入戏班。这一切,绝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做到的,最终感动了积公,从其所愿。

D.有一天,陆羽在一位学者处得到张衡的《南都赋》,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放声朗读起来。 答案 D

解析 “放声朗读起来”错,陆羽不认识赋里的字,嘴巴动动罢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译文: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

B.③④⑤ D.③④⑥

2020版语文新步步高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含答案解析

第7课陆文学自传1.古今异义(1)褊躁多自用意。..古义:固执。今义:用心、企图。(2)豁然不惑。..古义:不再疑惑。今义:四十岁的代称。(3)闭关读书。..古义:闭门。今义:指闭塞关口,不与外界往来。(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wa5u45ac38jj329nz0t2wkqq4mjdl00lz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