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难点:
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学生交流
1. 将学生按照民歌组、乐器组、舞蹈组排列座位。
2. 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3. 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 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1. 导入
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
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
2. 听赏《猜调》 3. 提问
(1) 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 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
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4. 学唱歌曲
(1) 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谱)
(2) 跟伴奏唱歌词。
(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
(3) 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 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
5. 猜谜活动
(1) 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 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三、 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
师: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
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
1. 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2. 交流感受 3. 介绍乐器
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
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4. 复听
(1) 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 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
的主旋律吗?
5. 参与表现
(1) 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
/*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 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 (2) 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① 学跳傣族舞。
(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
② 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
四、 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第四课、丰收乐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2. 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教学过程:
/*
一、 定向
1. 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 2. 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 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 山乡晨曲
1. 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 2. 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 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 三、 山乡的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 你们。
(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
1. 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 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 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 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 四、 山乡的歌 1. 旋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