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数据征信行业深度报告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数据征信行业深度报告

一、 报告核心观点 征信的定义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从服务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概述征信具有六大作用:防范信用风险、服务其他授信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服务其他政府部门、有效揭示风险、提高社会信用意识;

按业务模式征信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 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发放

2015年1月5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八家机构获第一批个人征信牌照,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八家机构在各自领域拥有数据资源优势,牌照的发放标志国内征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大型数据库和产品设计和实现能力是征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征信基础数据库的收录人数、收集信息全面度、覆盖范围和使用广泛尤为重要,例如,截至2013年11 月底,国内最全面的数据库人

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8.3亿多,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近2000万户。此外,先进的统计分析技术、创新的建模技术和专业的软件工具是征信公司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和保持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模型的预测能力、排序能力、分辨能力的强弱和稳定性都十分重要。 市场规模

我们对中美两国征信市场规模进行测算,美国征信市场规模为671 亿元。中国市场,假设我国个人征信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征信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50%,每人每年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的次数为 5次,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的规定,个人报告查询服务的单价为 25元。由此可推算我国征信市场未来的规模约855亿元,极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征信市场。但我们不确定达到这个市场规模的时间,因为存在较多政策上不确定性和市场培育的进度问题。 风险提示

收购整合的风险;个人征信牌照发放推迟的风险;业务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

二、 征信用途及发展历程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业包括如下部分:

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提供的关于企业或个人信用记录的文件,

是征信基础产品,系统记录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活动,全面反映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分是在信息主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消费者或中小企业未来信用风险的一个综合评估;

征信体系指采集、加工、分析和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包括征信制度、信息采集、征信机构和信息市场、征信产品和服务、征信监管等方面,目的是在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制度与安排,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

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制度安排、信用信息的记录、采集和披露机制、采集和发布信用信息的机构和市场安排、监管体制、宣传教育安排等各个方面或各个小体系,最终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征信作用

防范信用风险

通过征信,查阅被征信人过往的历史记录,商业银行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采取相对灵活的信贷政策,扩大信贷范围,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以及收入较低的个人。

服务其他授信市场

授信市场范围非常广泛,除银行外,还包括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其它从事授信中介活动的机构如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电信公司等。征信通过信息共享、各种风险评估等手段将受信方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地传递

给授信方,有效揭示受信方的信用状况,采用的手段有信用报告、信用评分、资信评级等。

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

通过征信机构强大的征信数据库,收录工商登记、信贷记录、纳税记录、合同履约、民事司法判决、产品质量、身份证明等多方面的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状况。可以按照不同的监管和调控需要,对信贷市场、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统计和分析,统计出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不同行业和各类机构、人群的负债、坏账水平等。

服务其他政府部门

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中除了采集银行信贷信息外,还依据各国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采集了大量的非银行信息,用于帮助授信机构的风险防范。当政府部门出于执法需要征信机构提供帮助时,可以依法查询征信机构的数据库,或要求征信机构提供相应的数据。

有效揭示风险,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征信机构不仅通过信用报告实现信息共享,而且在这些客观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加工而推出对企业和个人的综合评价,如信用评分等。通过这些评价,可以有效反映企业和个人的实际风险水平,有效降低授信市场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培养企业和个人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有利于提升宏观经济运行效率,但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并不是仅仅

依靠教育和道德的约束就能够建立的,必须在制度建设上有完备的约束机制。

近年来我国征信法规建设不断推进,逐步建立了以国家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多层次制度体系,促进了国内征信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们把国内征信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

80年代后期,人民银行成立了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为满足涉外商贸往来中的企业征信信息需求,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报告;1993年,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专门从事企业征信;此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相继成立,国内征信行业雏形初现。

(2)起步阶段

1996年,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度;1997年,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1999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经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从事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1999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线运行;2002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3)发展阶段

2003年,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上海、北京、广东等启动区

大数据征信行业深度报告 - 图文

大数据征信行业深度报告一、报告核心观点征信的定义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从服务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概述征信具有六大作用:防范信用风险、服务其他授信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服务其他政府部门、有效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w54x6285r6b8ve00zsa83uyx967u500vb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