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练习试卷D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 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抽烟 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者听课 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学生反复练习 2、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3、下列选项中,与“绿叶菜--菠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西红柿--番茄 B.萝卜--白萝卜 C.大白菜--白菜 D.花菜--黄花菜 4、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仅仅帮孩子提升考试成绩,还要促动他们全面发展。”熊老师的说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 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 C.家长不能只追求分数 D.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 )。 A.交通安全事故 B.人身安全事故 C.突发事故
D.食品安全事故
6、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 A.白居易《长恨歌》 B.王安石《明妃曲》 C.陆游《钗头凤》 D.吴伟业《圆圆曲》
7、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8、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 给予撤销 B. 宣告中止 C. 永远丧失 D. 公告无效
9、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实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子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 B.同伴互助 C.微检教学 D.专业引领
10、“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行为规范,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 )决定的。
A.示范性 B.责任性 C.继承性 D.特殊性
11、下列关于消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煤气泄露充满室内时,应首先打开门窗通风 B.当汽车因燃油泄露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用覆土方式扑救
12、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是( )。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第 1 页 共 5 页
13、夏老师和汤老师都在积极准备参加市小学教学基本技能大赛,首次参加比赛的夏老师向汤老师请教,汤老师因担心夏老师在比赛中超过自己,就说自己也不清楚,汤老师的做法表明她( )。
A.具有帮助同事自我创新的意识 B.缺乏尊重同事人格的品质 C.具有促使同事自主发展的意愿 D.缺乏与同事互助合作的精神
14、“度”是用电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下列选项中,一度电可供一只100瓦灯泡照明的时间,正确的是( )。
A.5小时 B.10小时 C.20小时 D.36小时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1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②地利:指适宜作战的地理形势。③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B.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C.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 17、以下属于议论文特点的是( )。
A.重在说理 B.形象反映生活 C.以情感人 D.解说性强
18、《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不满15周岁 D.不满14周岁
19、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 )。 A.公正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广泛性 20、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上开展“悦读悦享”活动,与同学们同读一本书,经常撰写“师读心得”与同学们分享。下列分析不下恰当的是( )。
A.王老师注重师生同读互促,率先垂范 B.王老师注重营造读书气氛,激趣后智 C.王老师注重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D.王老师注重公正,对同学们一视同仁
21、小学教师余某在课间休息时,习惯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吸烟。该教师的行为( )。
A.合法,教师有课间休息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未侵犯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不得在学生集体活动场所吸烟 D.不合法,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方可吸烟
22、开烟酒店的张某经常向小学生出售香烟,张某的行为( )。
A.合法,学生可以自愿购买 B.合法,商家有自主经营权
C.不合法,家长(微博)没委托小学生购买香烟 D.不合法,张某不能向小学生出售香烟
23、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
A.刘某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24、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 B.素质教育不包括家庭教育 C.素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D.素质教育不包括社会教育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项羽事迹的是( )。
A.胯下受辱 B.无颜见江东父老 C.霸王别姬 D.破釜沉舟
26、“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第 2 页 共 5 页
C.示范性 D.专业性
27、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编辑幻灯片时,如果选择连续的多张幻灯片时,应该按住( )键进行操作。
A.Ctrl B.Shift C.Alt D.Tab
28、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29、五年级学生小强因被父母责骂,心情低落,老师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安慰,但小强在课间还是自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是在学校受伤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B.学校对学生富有监护义务,应当承担责任 C.学生行为属于自伤行为,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D.学生受伤发生在课间,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小威和小蕊是蒋老师班级的一对孪生兄妹,可是,他们兄妹二人的关系却并不那么融洽,在
一篇题为《我的烦恼》的作文中,妹妹小蕊这样写道:“我最大的烦恼,便是一直和哥哥在同一个班,在家里的情形已经让我难以忍受了,没想到在学校还是这样!”
看到这段话,蒋老师很是疑惑,找小蕊谈心扉,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便对他们时时进行比较,引导两人凡事必竞争。每次考试后,成绩好的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而落后者却一无所有。小蕊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大多数时候总落后一点儿。看着哥哥时常获得奖励,而自己却只能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嫉妒开始滋长,并对哥哥产生了一肚子怨气。她固执地认为,如果不是哥哥的存在,所有的好事都是她一人的,哥哥简直太可恶了!
因为嫉妒,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小蕊都变着法子与小威作对,经常搞一些恶作剧。比如把小威写完的作业撕掉,偷偷把他的课本、文具藏起来,在同学中说小威的坏话等等。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看到这对孪生兄妹整天像仇人一样,他们的父母也感到非常苦恼。 蒋老师该怎么做呢?
问题:请根据教师道德的要求,为蒋老师出谋划策。
2、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学生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的’,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3、刘老师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更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刘老师坚持每天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湿,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治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第 3 页 共 5 页
1、请以“教师的素养”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语言通顺;(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第 4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答案]:B 3、 答案:B 4、C 5、B 6、A 7、C 8、A 9、A 10、A 11、B 12、A
13、 答案:D 14、[答案]B
[解析]一度电是1000瓦时,因此可以用10小时。 15、A 16、D 17、A 18、B 19、C
20、[答案]D
[解析]该题干显示了王老师的在读书上营造读书氛围,和学生共同促进,也加强了自身的修养。
21、【答案】C
【解析】教师不得在学生集体活动场所吸烟 22、[答案]:D 23、B 24、A 25、A 26、B
27、【答案】B 28、C
29、[答案]C
[解析]在学生事故处理中,如果发生学生自伤,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1、(1)家长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长期如此,造成了小蕊习惯要和小威作对,不喜欢小威。
(2)老师应该告知家长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让家长知道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一样,擅长的学科也不同,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比较,而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3)老师需要找小蕊谈心,发现小蕊的特长,引导小蕊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因材施教,帮小蕊树立信心。
2、启示:一方面,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要想真正讲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3、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想办法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亲自带领学生们实践体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材料中,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知识视野与修养,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废寝忘食的钻研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课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对待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材料中,刘老师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刘老师并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对课程进行因地制宜的优化,更好的被学生接受,是现有课程从有到优,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像刘老师一样,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