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生成新的数据》教学设计
[课 题] 计算生成新的数据
[教 材] 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函数和公式在Excel中的使用,教材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入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针对本课时在本课及本章的位置,以及学生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数据求和这一节利用一课时进行专门的讲解。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EXCEL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格地址等都有了清晰的认识,掌握了其相关操作要领,为今天公式与函数的讲解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同学协作、交流等方式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公式输入的格式与计算、SUM求和等函数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教会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将能力培养渗透到Excel操作技能的教学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用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重点] 公式输入格式与计算、SUM求和等函数的使用 [难点] 公式输入格式与计算、SUM求和等函数的使用 [教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探究等。 [教学资源]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素材准备:课件、视频、图片等素材。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教师展示一张近期学校对于贫困学校捐赠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创造情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EXCEL中函数公式的运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 籍的图片。 景 师:同学们,一场别开生面的捐书活动刚刚落学生欣赏回答问题 创 下帷幕,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该项活动中设 来,老师非常欣慰。(此时展示捐赠书籍的数据表) 师:大家看,我们每个班捐赠的书籍非常多, 但是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我们学校的捐书总数。 师:大家能否在1分钟之内算出各项物资的总 量是多少?有人说,他能在20秒内把结果算出来,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激 大家相信吗? 发 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EXCEL的基本操作,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探求EXCEL的奥秘吧! 趣 (揭示课题:《计算生成新的数据》) 2
展示捐赠数据表(数据表一) 任务一:计算“小计”的值 学生自主完成用公式法求和(锦囊一) 任务分析: 打开“数据表一”,观察各项目情况,然后思考应该如何构造公式完成“小计”的值。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任务二:请构造计算“平均数”和“合计”的公式,计算各班人均拥有的图书数量及所有班级的人数总和、各类图书的合计等数据。请大家拆开第学生参考教材与锦囊自主学习探究 ,为完成任务二做铺垫。 学生参考学案,找到输入公式求出总和以及平均数的方法。选出代使学生了解到如何在计算机中输入运算符,为以后的课堂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自 二个锦囊。 主 注意:公式法的构造一定以“=”开始,并且探 在计算平均数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忘记加()! 表,利用电子教室究 教师总结: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公式计算 2.修改其他的数据,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现的步骤: 1) 选择放答案的单元格 2) 输入“=” 3) 输入表达式 4) 回车 5)快速填充工具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单元格地址而不是用数值计算? 思考:1.将C5中的数据修改为“394”,观察那些单元格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 软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师生互动探讨总结 学生思考比较 电子表格位置与数值的关系 3
合 作 象? 任务三:(数据表二)利用函数法求和 学生参考锦囊三, 完成用函数法来计算合计值,并对教师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 教师讲解SUM函数以及对不连续数据进行求不连续区域的求 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操作,深入体学 习 和进行练习操作。 会计算机数据计 算的多种方法 和的方法 学无止境,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探究。 拓 参考终极挑战锦囊,来完成用函数(Average)来展 计算平均数,并思考函数的参数与 延 伸 师:请同学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会了哪些内容? 梳 理 总 结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总结能力
4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EXCEL中函数公式的运用,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学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那么大家现在告诉老师,你们相信20秒内计算出总和与平均数了吗? 请大家课下完成课堂测评练习,下节课我们将用本节课学到的公式与函数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学情分析
EXCEL的数据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有用,而学生又较少接触,所以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前已经学习了word,在excel中,关于界面中各菜单工具的熟悉就更加容易。 同时,进入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初一阶段有很大提高,数学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对于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理解就较为容易些。 但是对于excel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理念和操作流程还不太熟悉,因此需要教师对这个方面进行引导。 最后,学生学习的欲望很大程度来自于“有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会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效果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张近期学校对于贫困学校捐赠书籍的图片。
师:同学们,一场别开生面的捐书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该项活动中来,老师非常欣慰。(此时展示捐赠书籍的数据表)
师:大家看,我们每个班捐赠的书籍非常多,但是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我们学校的捐书总数。 师:大家能否在1分钟之内算出各项物资的总量是多少?有人说,他能在20秒内把结果算出来,大家相信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