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2.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预防措施:皮数杆标高要统一,砌砖时每道灰缝厚度要均匀,一般为8至12mm,砌砖准线应分段拉紧。
㈢ 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1.通病现象: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2.原因: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3.预防措施:砌筑前应将砌砖基面进行找平理顺,皮数杆要与砖层相吻合,砌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皮数杆来控制砖的皮数。
㈣ 墙面粗糙
1.通病现象:墙面粗糙
2.原因:砌筑时半头砌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3.预防措施:砌筑时应尽量避免半头砖的使用,若需要使用,必须错开使用,避免造成墙体通缝。墙体的垂直度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应及时刮平顺。
㈤ 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
1.通病现象: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
2.原因:构造柱两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没按进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拄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3.预防措施:在砌筑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于构造柱两侧砖墙要严格过程控制,必须按照要求砌成马牙槎,并按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在砌筑过程中落入柱内的砂浆和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㈥ 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
1.通病现象: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
11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贴挤紧。 3.预防措施: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应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时间不可以过早,应在砌筑完成后7天,待沉降稳定后再进行顶砖砌筑。 八、装饰工程
㈠ 一般抹灰
⑴门窗洞口,墙面上等抹灰空鼓、裂缝
1.通病现象:门窗洞口,墙面上等抹灰空鼓、裂缝 2.原因:
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
b. 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
c. 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 d. 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 3.预防措施:
a.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设专人负责堵塞实。 b.在抹灰前应认真进行砌体基面清理和提前浇水。
c.抹灰时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一次不要摸得太厚。 d.应根据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⑵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
1.通病现象: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 2.原因:
a. 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起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
b. 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
121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c. 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d. 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3.预防措施:
a.抹灰完成后应在灰浆收水后进行压光,避免出现气泡现象。 b.灰底基面应浇透水,避免摸完面层灰后,水分被底层吸走。 c.在抹灰前,必须在砌体基面吊垂直,套方及做砂浆冲筋。 d.管道处抹灰应分层找平,压光。 ㈡ 楼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⑴起砂
1.通病现象:起砂
2.原因:水泥质量不好(过期或受潮至使强度降低),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水灰比过大,压光遍数不够及压光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等。
3.预防措施: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原材料一定要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要派专人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⑵空鼓(起壳)
1.通病现象:空鼓(起壳)
2.原因:砂子粒度过细,水灰比过大,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不够湿润或表面积水,未做到素水泥浆随扫随做找平层砂浆。
3.预防措施:在水泥砂浆施工前应严格处理好底层(清洁、平整、湿润),重视原材料质量,素水泥浆应与铺设找平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好随刷随铺。 九、防水工程
(一)、防水砼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
1. 现象: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形成蜂窝;砼内有空腔,没有砼。
131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 治理:根据蜂窝、麻面、孔洞及渗漏水、水压大小等情况,查明渗漏水的部位,然后进行堵漏和修补处理。堵漏和修补处理可依次进行或同时穿插进行。可采用促凝灰浆、氰凝灌浆、集水井等堵漏法。蜂窝、麻面不严重的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法。蜂窝、孔洞面积不大但较深,可采用水泥砂浆捻实法。蜂窝、孔洞严重的,可采用水泥压浆和砼浇筑方法。
(二)、 防水砼施工缝渗漏水
1. 现象:施工缝处砼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 2. 治理:
(1) 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 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松散石子剔除,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三)、 防水砼裂缝渗漏水
1. 现象:砼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砼结构,有渗漏水现象。 2. 治理:
(1) 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 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
(3) 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四)、 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1. 现象:沿预埋件周边,或预埋件附件出现渗漏水。 2. 治理:
(1) 先将周边剔成环形裂缝,后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方法处理。 (2) 严重的需将预埋件拆除,制成预制块,其表面抹好防水层,并剔凿出凹槽供埋设预制块用。埋设前在凹槽内先嵌入快凝砂浆,再迅速埋入预制块。待快凝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周边用胶浆堵塞,并用素浆嵌实,然后分层抹防水层补平。
(3) 如果埋件密集,可用水泥压浆法灌入快凝水泥浆,待凝固后,漏水量明显下降时,再参照本治理(1)和(2)方法处理。
141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五)、 管道穿墙或穿地部位渗漏水
1. 现象:一般常温管道周边阴湿或有不同程度的渗漏。热力管道周边防水层隆起或酥浆,在此渗漏水。
2. 治理:
(1) 热水管道穿透内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可剔大穿管孔眼,采用预制半园砼套管理设法处理。即热力管道带填料可埋在半园形砼套管内,两个半园砼套管包住势力管道。半园砼套管外表是粗糙的,在半园砼套管与原砼之间再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塞处理。
(2) 热力管道穿透外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需将地下水位降低至管道标高以下,用设置橡胶止水套的方法处理。
(六)、 水泥砂浆防水层局部阴湿与渗漏水
1. 现象:防水层上有一块块潮湿痕迹,在通风不良、水分蒸发缓慢的情况下,阴湿面积会徐徐扩展或形成渗漏,地下水从某一漏水点以不同渗水量自墙上流下或由地上冒出。
2. 治理:把渗漏部位擦干,立即均匀撒上一层干水泥粉,表面出现的湿点为漏水点,然后采用快凝砂浆或胶浆堵漏。
(七)、 水泥砂浆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1. 现象:防水层与基层脱离,甚至隆起,表面出现交叉裂。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裂缝处,有不同程度的渗漏。
2. 治理:
(1) 无渗漏水的空鼓裂缝,必须全部剔除,其边缘剔成斜坡,清洗干净后再按各层次重新修补平整。
(2) 有渗漏水的空鼓裂缝,先剔除后找出漏水点,并将该此剔成凹槽,清洗干净。再用直接堵塞法或下管引水法堵塞。砖砌基层则应用下管引水法堵漏,并重新抹上防水层。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