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理念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CBI的理论基础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内容和语言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不按照语言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而是围绕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获取的信息而展开,从而确保学生既可以学习新的语言,又可以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 CBI产生于 1965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语言学习项目。Mohan于1986年正式提出 CBI教学模式。CBI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二是运用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三是满足学生语言、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需要。
CBI能为学生提供真实、适合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并且可以拓宽他们的跨文化知识。在国外依托式语言教学的模式有:一是主题式,即语言教学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二是保护式,即使二语的学生与本族语的学生分开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三是附加式,就是让二语的学生和本族语学生一起上相关的课程,他们同时进行语言课程的学习。这些模式借助学科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避免了人为地将语言形式和意义分开的局面,符合语言教育的规律(Mohan,1986)。 二、CBI的特征
CBI理念有四个主要特征。其一,以学科知识为核心。CBI教学理念的根本原则是围绕学科知识开展教学,而不是围绕语言的形式、功能、情境或语言技能。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学习一些具体的学科过程中获得的。其二,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活动主要是注重理解和传递有意义的信息
第 1 页
以及用真实目的语言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其三,学习新信息。学生应该在母语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使用外语进行学习和评价新信息。其四,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教学中的话题、学科知识、语言材料以及所组织的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并适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 三、将CBI引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
商务英语主要包含了三个板块:语言知识,沟通技能;专业内容。或者区分为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P和特殊商务用途英语 ESBP。一般商务用途英语主要是以商务语域中的词汇、语法、语篇以及四项技能训练为重点,用于一般商务情景下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学习。特殊商务用途英语,它的重点不仅包括语言和技能,还和特定的商务领域相联系。
雷春林(2006年)认为,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特点,以培养“英语+X”人才为目标(X为某一商务专业内容)。于是研究CBI模式与商务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到专业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将有利于复合型外语专业教学的实现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CBI的优点就在于: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分割;学生的动机增强,兴趣提高且确保了对认知有较高要求的课堂活动,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发展(Grabe & Stroller,1997)。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运用CBI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以增加学生相关的商务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实战的能力。 将商务和英语结合,以CBI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强调语言教学和商务教
第 2 页
学的贯通和融合。语言教学将突破以往纯语言知识传授和强调学习材料的“经典和地道”的思维定势,更倾向于“实用和真实”,以商务及相关内容作为语言学习和训练的语料和素材,开展“基于商务内容的英语教学”,商务类课程则鼓励开展双语教学,使语言类课程能够同时传递商务及商务背景知识和信息,商务类课程能够适度贯穿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英语和商务的一体化教学。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变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生对有意义的商务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有极强的语言表达的愿望,教师因势利导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开展有意义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多方位的培养和拓展。同时,学生也更早地接触和认识了商务和企业文化,营造了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职业氛围,提高了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和功能性。更有意义的是,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了从普通语言教师到复合型语言教师的转变。
外语教学改革和复合型商务人才培养,呼唤创新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法。在实践中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再思考、再定位、再整合,从专业课程整体架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择,到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优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第 3 页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