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是以供应学派的政策,对付经济停滞;用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增加速度的观点对付通货膨胀,同时吸收了代表东部利益的经济学家如乔治·舒尔茨、格林斯潘等人有关平衡预算的理论,所以,里根经济学是供应学派、传统的平衡预算理论和货币学派的混合物。2.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从根本上重组了美国的经济结构。里根所开创的经济政策新理念并初步建立起来的新的政策框架,为经济增长,甚至为电脑、网络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革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3.美国经济的竞争力迅速上升,为90年代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7.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夫人主张放弃大政府小社会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政策主张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措施的核心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1983年3月,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1980年的7%—11%,下降到1984年的4%—8%,并在4年内把政府的公共开支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1978—1979年度,英国的公共住房开支占到总开支的5.4%,1986—1987年度降到2%。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率也从1979年的83%和98%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60%。在各种措施的影响下,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0.3%下降到1986年的3.4%。
──王斯德主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
【解读】二战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基本上都延续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政策。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过分强调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逐渐显现出来,英国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却居高不下的“滞胀”局面,被称为“英国病”。凯恩斯主义对此已无能为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上台后,毅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奉行货币主义理论,推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从上述材料看,撒切尔主义包括如下内容:①简化税制,降低税率,提高企业效率,加强市场竞争力。②实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③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和减税。④改革福利制度限制工会权力,压制工会运动。
1.撒切尔的改革对于医治“英国病”、发展英国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1983年到1988年,英国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平均5%以下,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支撑撒切尔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货币学派的主张,这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撒切尔的经济政策标志着撒切尔政府对战后30多年来历届英国政府所信奉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的重大调整。3.但撒切尔政府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并不是要完全放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而是要把国家的干预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趋势的一个根本性纠正,她的一些主张为后来的英国工党和布莱尔政府所继承,所以,有人称布莱尔的政策是“布莱切尔主义”。
8.新经济
〔材料一〕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基本上实现了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不能同时实现的论点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假定,也否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这种经济就是新经济。
──刘绪贻《我看美国新经济》,《读书》2003年第3期
〔材料二〕谈“新经济”时我们意思是指这几年已经出现的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第二种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
──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泼德
〔材料三〕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造思想和技术。在这一经济中,风险、不确定和持续的变革是法则,不是例外。
──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新经济指数──了解美国经济的变革》,《参考消息》1999年8月
8日
【解读】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近十年,表现为“两高两低”现象(即经济高速增长和高劳动生产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人们把这段时期的美国经济称为新经济。这一提法是美国记者迈克尔·曼德尔1996年12月在《商业周刊》上撰文首次提出的,后来成为流行的提法。除此之外,还有“知识经济”、“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因特网经济”等提法。到目前为止,关于新经济的争论还在继续,有的学者把美国经济两高两低的现象称为新经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新的增长方式,有的认为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加信息技术革命,等等。导致克林顿政府新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①以削减和消灭预算赤字为核心的刺激供给和控制需求相结合的财政政策。②灵活而有效的货币政策。③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政策。④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和优化。⑤充分利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一方面力求获取最大量“和平红利”,另一方面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实行以开拓国际市场为核心的外贸政策。
1.目前学术界对于新经济政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它的出现,为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即知识经济。2.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也提出了挑战。
9.货币学派
经济自由是货币学派政策主张的基调。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它认为社会应保证每个人在择业、保有私有财产、使用收入、运用资源等方面享有充分自由,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然后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而实现公共利益。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解读】随着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滞胀危机的出现,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对此无能为力,为了寻找救治的良方,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活跃起来,纷纷从各个方面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其中货币学派是比较活跃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支。它又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或“现代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由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弗里德曼最先提出,70年代以后,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御用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观点是:①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认为政府的干预指挥破坏经济的均衡发展。②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结果,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赤字财政和扩大政府开支。③主张自由效率,反对福利主义。
1.货币学派是针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而提出的救治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众多理论之一。2.它实际上是19世纪古典经济学传统的更新。3.供应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美国的里根和英国撒切尔政府的青睐,成为他们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在英国和美国被采纳后,对于解决经济的滞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4.但其在失业率、高利率、经济增长缓慢方面的矛盾又暴露出来,由此可见,它也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万能灵药。
10.供给学派
巨额的政府支出或减税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和总生产。如果政府用借债来为它增加支出或补偿失去的税收来融通资金,那么,只不过是把可支配收入的使用,从购买债券人转到那些由于支出计划或减税而受益的人,而总支出和总收入却一点没有增加。同样,如果政府简单地用印钞票的办法来使债券的增加部分货币化,那只会使物价上涨,但总生产却不会增加。
──美国政府前经济顾问诺曼·图尔,引自李任初、居亚东《西方经济学新发展》,南京大学
出版社1989年版
【解读】同货币学派一样,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的另一个著名的反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其出现背景也是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供给学派认为正是凯恩斯主义过分强调需求,造成需求过度膨胀,致使供给不足,才导致美国经济的滞胀和经济的衰落。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结构中供给的重要性,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把重点放到改善生产条件上,这实际上是被凯恩斯主义所否定的萨伊定律的翻版。从上述材料看:①供给学派主张大规模降低税率,以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这是刺激供给的最重要的手段。②减少政府开支,取消国家干预,减少限制性的规章制度。③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恢复金本位制。④削减社会福利,争取财政预算平衡。供给学派的主张和观点被里根经济学所采纳,根据这一理论,里根政府大规模减税、削减除军费以外的政府开支,对于摆脱滞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以高赤字、高国债、高贸易逆差和高利率为代价的。布什政府在巨额赤字和债务的压力下,被迫在1990年签署了增税、节支为内容的削减赤字法案,使经济陷入衰退;克林顿上台后,重操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供给学派的主张被彻底抛弃。
1.供给学派从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困境中应运而生,看到了凯恩斯主义只注重宏观调控,忽视微观经济领域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缺陷,其政策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供给学派的理论重弹早已被历史否定的萨伊定律,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可能也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滞胀,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矛盾,其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