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与课标
考纲: 课标: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宋明理学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1.背景??3?阶级关系:士级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 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4?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5)社会:大动荡。各国纷争的局面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2.概况: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
? 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1.孔子?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诗》《书》《礼》? 《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图示图解] 孔子的思想体系 2.孟子和荀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
(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2)主张 孟子 荀子 政治思想 “仁政” “仁义”“王道”,以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强调用礼人性论 “性本善” “人之性恶” 德服人“制天命而用之”, 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3)影响: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 思想比较 仁的思想 同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孔子 “爱人”“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仁义”、 “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要注意的是,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学派 代表人物 老子 主要思想内容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出“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 “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兼爱”、宣扬“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 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道家学派 庄子 法家思想 韩非 墨家 [思维导图] 墨子 1. 百家争鸣
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3.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
[易误指正]
1. 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诸子百家中很多学派都提出了德治,但各家“德治”内涵却各不相同。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墨家思想是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的。
3.孟子提倡的“仁政”不等同于孔子提倡的“仁”。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①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⑤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考点二 汉代儒学
?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1. 秦朝的“焚书坑儒”??2?影响: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
?? 的发展进入低潮。
2.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对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
(1)从产生背景看: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激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从主要内容看:提出“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3)从特点及实质看: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4)从影响看: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皇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思维发散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对王国的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必修1) 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必修2)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必修3) [思维导图]
轻巧识记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一春一罢一君神,三纲五常二天人。
注释:一春:春秋大一统。一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君神:君权神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二天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归纳提升] 董仲舒的新儒学,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糅合了法家、
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的新思想体系。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①西汉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②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外儒内法”。
③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从而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考点三 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
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二程” 宇宙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伦理观 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强调“存天理,灭人理就是“三纲五常” 欲” 2. 陆王心学: 背景:明中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实质:主观唯心主义,维护专制统治。 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南宋) 陆九渊 宇宙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伦理观 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 认识论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明朝) 宣扬“反省内将人心与伦理道恢复良知 王阳明 心”“心外无理” 德联系起来 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维导图]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 宋明理学的特点:
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归纳其特点,应该从其含义及在理学发展过程中正统思想家的主张入手考虑。
第一,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第二,宋明理学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第三,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其一是吸收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其二是借鉴佛、道两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宋明理学的影响
(1)宋明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地位。 (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章句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
(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
[概念阐释]
1.“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2.理学
理学是中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成熟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则一直延续到近代。理学是北宋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批判佛、道学说的产物。
[易误指正]
“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辨析比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考点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历史背景:(明清之际对儒家的批判思想产生的因素)
(1)经济因素: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是“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
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
展商品经济。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了人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启
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二)主要思想家: 1、李贽的离经叛道
(2)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