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在着作中谈到,1905年美国陆军少校曾把物流(Logistics)称为:关于军队移动与供给的战争科学之一;还在着作中介绍:1912年、1922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中西睦认为是1915年和1924年)等人也都从不同角度谈及了物流(Logistics)的重要性。但以上这些只能说明这一时期萌生了物流意识,对物流的概念和定义的认识仅属于初期阶段。
行业团体最早给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下定义的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时间为1933年。“物流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美国另一个权威行业团体,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NCPDM)对物流(PD)至少下了三次定义。1960年:“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1976年:“物流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统管为目的而将两种或三种以上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流通信息、库存管理、装卸、接受订货、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退货业务、搬运和运输、仓库保管等”;1986年:“所谓物流,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流通信
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测等。”
1997年,美国企业派物流的代表,著名的物流公司Exel Logistics对物流(Logistics)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与计划和执行供应链巾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及归货的回收利用。”
除了物流定义的演变以外,从各国行业团体英文名称的变化也能看出物流的发展变化轨迹。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从1963年成立到1985年更名,一直使用PD作为自己的名称,简称NCPDM,1985年下半年将原来使用的PD英文改为Logistics,简称CLM;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从1967年到1992年更名,一直使用PD作为自己的名称,1992年更名时,把PD改为Logistics,该组织2002年又进而改称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日本的两大物流团体,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和日本物的流通协会从1970年成立到1992年合并,也一直使用PD表示自己的团体名称,1992年合并,成立了日本物流系统协会(JILS),其英文名称也由PD改为Logistics。
我国有关部门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最权威的来自于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笔者以为,现代意义上的综合物流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利用信
息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整合。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对现代意义上的综合物流就有了自己新的理解。由这一理解可以形成以下对物流概念的定义:
现代物流是指经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现物质实体从最初供应者向最终需求者移动的物理过程。这一对物流的理解至少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对于物流需求者而言,物流的各个环节不再独立面对物流需求,而是作为整个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2、通过物流的信息共享,以消除原先物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和不增值的环节。
3、完整的物流成本应该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直接到商品送达消费者的全部物流费用。但是,传统物流过程中的许多成本被掩埋在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造成流通成本过高而又难以消除。然而,通过整合的物流,则可以减少原先因多环节造成的物流成本,以及显现出隐含着的物流成本。
4、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使原先无法整合的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整合,由此出现所谓的“第三方物流”,即专门从事整合性物流业务的社会组织,进而使所谓的“第四方物流”都可能变为现实,即从事物流业务的社会组织甚至不需要自己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为实现物流所需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就可以开展物流服务。
5、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物流服务的质量体现在所谓的“6R”方面,即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数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好的印象以及适当的价格。概括地说,就是在需要的时间,在需要的地点,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需要的物资,这是JIT(Just in-time,准时性)的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按照传统的物流方式显然是不行的。而是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将物流的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供货计划准时地实现物资流动。 二、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
现代物流是人类进入信息经济时代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可以说现代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主动脉。它是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包含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物理性位移的全过程。现代物流将运输、包装、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管理和经营活动最初发源于美国,其理论最初产生于1901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理论界就开始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的战争导致了物资运输不仅横跨大西洋、太平洋,而且遍布亚、非、欧三大洲,大规模的后勤供给活动促使人们开始运用运筹学、系统论的观点,
综合的看待战争时期的后勤供给活动,以保障物资运输链条的高效运转,并以最少的周转环节,最短的时间保证物资运输及时到达目的地。它不仅保证了盟军取得二战的最终胜利,也创造和孕育了现代物流基本理论体系的雏形,人们开始使用“Logistics Management”指代“物流”活动。
二战后,物流的理论与管理方法得到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生产管理中去,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MRP、MRPⅡ、MRPⅢ、DRP、DRPⅡ、ERP等大型先进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极大推动了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在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综合物流的概念和供应链管理过程一体化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充分发挥货物运输的效率,在其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周围都设有货物流通中心,而且已联成网。
货物流通中心都具有集拼、分发、中转、存储货物等综合性联运服务设施。这些中心与高速公路联系,形成了现代化的货物运输系统。所以建设货物流通中心是货物运输系统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货物流通中心具有统一管理和调度货源集散和换装,使运输组织更加合理,减少货流交叉,减少货运交通量,可降低空驶率;货物流通中心可按照厂家的信息代销售、代运输、代结算。这样不仅节省了厂家的成品库房,也加快了成品周转速度;货物流通中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