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教版九上科学 常见题型及解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物质推断,除杂,鉴别

一、除杂质题

除杂质题是初中常见题型,它主要考察过滤、结晶、物质的性质及状态、复分解反应及条件。除杂质题出题方式多样考察范围广,是较好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如:

有如下除去杂质的方法:加入适量盐酸;加入适量水;过滤;加热(高温或灼烧)蒸发。为除去表中各物质的杂质,请把正确的操作序号填入表内: 物质 KCl CuO Cu粉 CaCO3 所含杂质 K2CO3 Cu2(OH)2 CO3 Fe Na2CO3 操作序号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除杂质题时,首先必须弄明白哪样物质是主要物质,需要保留,哪样物质是杂质,需要除去。有些除杂质题将主要物质和杂质列入一列中,如: 物质(杂质) K2SO4(K2CO3) MgSO4(硫酸) 苛性钠(Na2CO3) 除杂质所加入物质 除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此题中的主要物质是括号前的物质,需要保留。杂质是括号中的物质,需要除去,解答除杂质题时。需要把握好①先物理,后化学的解答思路。能用物理方法解决的,尽可能采用物理方法解决,不能用物理方法解决的,再考虑用化学方法解决。②用化学方法解题时,应尽可能考虑将杂质转化为与主要物质状态不同的新物质。即:主要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尽可能把杂质转化为气体或可溶于水的物质。主要物质是可溶于水的物质,则尽可能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以便于用辅助方法(如过滤)达到除杂质的目的。③用化学方法解题时,应注意不能在除杂质时又引入新的杂质。如果有不能除去的生成物,也必须与主要物质相同。④除杂质时,须注意杂质与主要物质部分不同时,只需要将不同部分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即可。⑤完成操作后必须把主要物质恢复到操作前的状态。⑥加固体物质使杂质转化一般加过量,加入液体物质或一般加适量。

现对常见的除杂质的方法归纳如下:

A.

物理方法

①主要物质与杂质一种为可溶性物质,一种为难溶性物质。采用过滤方法完成操作。例:Na2CO3 (CaCO3) BaSO4(MgCl2)

②主要物质与杂质主要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杂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较小.可采用降温结晶后过滤的方法完成操作.但需要注意,该方法只能提纯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例:KNO3(NaCl)

第 1 页

B.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的基本考虑思路是:杂质与主要物质中相同部分不考虑,只需要考虑将与主要物质不相同的部份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如NaCl(Na2CO3)考虑将CO32-转化为气体即可。但需注意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例:

㈠盐中所含杂质为碳酸盐,杂质阳离子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杂质为碳酸盐的,阳离子与主要物质阳离子不同的初中一般不讨论).利用CO32-的性质,采用加稀酸溶液,但是根据除杂质题的要求,不能在除杂质时又引起新的杂质.选酸时应选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酸.例1:Na2SO4(Na2CO3)分析:除杂质应选H2SO4溶液.有关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例2:NaCl(Na2CO3)分析:除杂质应选稀HCl溶液.有关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㈡盐中所含杂质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的盐.考虑杂质的阴离子转化为沉淀即可.一般来说,遇Cl-(SO42-)可加入AgNO3(Ba2+),使其转化为AgCl(BaSO42)沉淀除去.所加入物质的阳离子要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

例:NaCl(Na2SO4) 分析 :根据将杂质的阴离子转化为沉淀,所加入物质的阴离子要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采用加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BaCl2,有关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练习:(1)NaCl[Na2SO4] (2)Na2SO4[Na2CO3] (3)KNO3[KCl] (三)盐中所含杂质为于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酸。

可利用酸溶液的性质,采用加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的碳酸盐,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物等。但需注意,加金属单质时,金属单质必须是位置处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当主要物质阳离子是K,Na+,Ca2+时,一般不考虑加金属单质,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且会与水反应。例:Na2SO4 [H2SO4]分析:加Na2CO3[Na2O] ,有关化学方程式:H2SO4+Na2CO3=Na2SO4+H2O+CO2↑

H2SO4+Na2O=Na2SO4+ H2O 练习: (1)MgSO4(H2SO4) (2)CuCl2(HCl) (四)盐中所含杂质为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盐。考虑将杂质阳离子转化为沉淀,再过滤除去。因为金属化合物中,碱的沉淀较多,一般考虑加入OH-,但是杂质阳离子为Ca2+ (Ba2+)时,则加入CO32-(SO42-),所加入物质的阳离子要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 练习:①NaCl(BaCl2) ②NaCl(MgCl2) ③Na2SO4(MgSO4) ㈤盐中所含杂质为与主要物质阳~阴离子都不同的盐.一般采用将杂质的阴~阳离子都转化为沉淀.可根据阳离子确定转化沉淀所需的阴离子,阴离子确定转化沉淀所需的阳离子,再根据阴离子~阳离子组合成可溶性物质,如果转化为沉淀所需的阴~阳离子组合的物质难溶,则分别除去阳离子和阴离子,以保证加入的是可溶性物质,但要注意,除杂质阴离子时所加物质阳离子要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除杂质阳离子时所加物质阴离子要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例:NaCl(MgSO4)分析:根据杂质阳离子Mg2-转化为沉淀阴离子为OH-,杂质阴离子SO42-转化为沉淀所需阳离子为Ba2+,两者综合,确定需加Ba(OH)2溶液.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MgSO4+Ba(OH)2=Mg(OH)2↓+BaSO4↓

例2:KNO3(CaCl2) 分析:根据杂质阳离子Ca2+转化为沉淀应加入CO32-,杂质阴

第 1 页

离子Cl-转化为沉淀应加入Ag+,Ag+与CO32-组合的物质Ag2CO3是沉淀,不能直接加入。故须分别加入物质分别除去杂质,除Ca加入K2CO3,除去时加入AgNO3溶液。 (六)碱中所含杂质位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的盐 考虑将杂质的阴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即可,由于主要物质是碱,加入物质应该是可溶性碱,例:KOH(K2CO3) 分析:杂质与主要物质不同的是CO32-,考虑将杂质转化为沉淀,CO32-遇Ba2+可成为BaCO3沉淀,可加入可溶性碱Ba(OH)2,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K2CO3+Ba(OH)2=BaCO3+2KOH 练习:(1)KOH[K2SO4] (2) NaOH[Na2CO3] (七)盐中所含杂质为与主要物质阳离子相同的的碱。加入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酸。例:K2SO4(KOH)采用加入与主要物质阴离子相同的硫酸,有关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H2O

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除杂质的题型(括号前的物质为主要物质括号后物质为杂质) (八) CO(CO2)通澄清石灰水,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或者利用C粉的还原性,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粉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O2 +C== 2CO (九)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Cu+CO2 注意,不能采用点燃的方法,只能用还原的性质夺取氧。

(十)CO2(H2),一般出现在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CO2时不小心混进H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然后将混合气体通过干燥剂(浓硫酸或无水硫酸铜、固体氯化钙等,但不能用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干燥)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H2+CuO==Cu+H2O,5H2O+CuSO4==CuSO4·5H2O

(十一)金属活动顺序在前的金属的盐溶液(金属活动顺序在后的金属的盐溶液)采用加入过量的的金属单质。如:FeSO4(CuSO4),采用加入估量的铁粉,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十二)金属(金属氧化物)注意(1)金属的活动顺序在氢之前的,一般采用气体还原性物质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单质,如:Fe(Fe2O3)可采用H2或CO将Fe2O3还原为Fe。(2)金属的活动顺序在氢之后的除前面所述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将混合物放入稀酸溶液中除去金属氧化物,如:Cu(CuO),1、H2+CuO==Cu+H2O (2)CuO+H2SO4=CuSO4+H2O (十三)金属氧化物(金属)在敞口容器里加热将金属转化为氧化物 (十四)金属氧化物中混有碳粉,在敞口容器里加热。

物质推理判断题

初中化学题型中,物质推理判断题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题型.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题设条件较为复杂的特点。解决这类题型,常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有关实验现象,实验中物质的特征,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等,尤其是物质的相互转化中的典型现象常常作为物质推理判断题的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常对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而常对此类题型有无从下手之感。

针对物质推理判断题的上述特点以及学生在解决这类题型的失误点我认为做好基

第 1 页

2+

浙教版九上科学 常见题型及解答

物质推断,除杂,鉴别一、除杂质题除杂质题是初中常见题型,它主要考察过滤、结晶、物质的性质及状态、复分解反应及条件。除杂质题出题方式多样考察范围广,是较好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如:有如下除去杂质的方法:加入适量盐酸;加入适量水;过滤;加热(高温或灼烧)蒸发。为除去表中各物质的杂质,请把正确的操作序号填入表内:物质KClCu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v65a1jfs20088t3x4ji0cqsi0v0qh00p4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