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指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它要回答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3、教育方针:指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目的和政策。

4、全面发展教育:指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5、义务教育: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具有强制性。 6、智育:指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其智力的教育。

7、体育: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教育。

8、美育:指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二、填空题:

1、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目标控制,目标评价。

3、确定教育目的的社会依据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受人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4、教育目的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具有什么素质和结构。 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6、德育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主导和促进作用。 7、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8、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9、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念三个方面。

10、美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个方面。

11、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向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4月12日,并于1986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14、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部分。 16、确定教育目的依据的理论观点,归纳起来有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和辩证统一论三种。

17、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和运用。 18、教育的目的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三、选择题:

1、狭义的德育单指(道德品质教育)。 2、共产主义品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3、通常把智力理解为认识能力,它的核心是(思维力)。 4、在阶级社会里,美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5、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依据社会需要,又要依据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这种教育目的的观点称为(辩证统一论)。

6、人的发展水平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了根本的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8、从性质上讲,教育目的是(主客观统一)。

9、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是培养(新型劳动者)。 11、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12、机器大工业生产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

13、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4、体育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发育,增强体质)。

15、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是在(1983)年提出的。 16、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17、公园环境属于(人工自然美)。

18、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四、判断题:

1、人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错)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对)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条件。(错) 4、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综合技术教育。(错)

5、德、智、体、美、劳的地位,作用不同,因此它们有经重主次之分。(错) 6、说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基础,就必然会削弱德育的重要地位。(错) 7、智育就是教学。(错)

8、我国教育目的要求是全面统一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也是一样的。(错)

9、正确的教育目的体现了教育规律,因此,教育目的与教育规律没有区别。(错)

10、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错) 11、智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对) 五、简答题: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涵义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相结合的人;(2)人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生产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3)社会在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分工是影响人的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5)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全。

2、制定教育目的社会依据是什么?

答:(1)要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3)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模。 3、怎样正确理解和实施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答:理解:(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既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服务的中心是经济建设;(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必须共同遵循的要求,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途径;(3)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善于劳动、善于创造并能将社会主义事业继承下去、贯彻到底的新型人才。

实施:(1)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必须依据并遵守教育方针与目的;(2)各级各类教育必须从各自的任务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地体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与方式,并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全面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目标,无论何种层次、任一类别的教育都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4)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不能孤立地或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5)坚持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统一,要求全面发展决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应该鼓励和促进 个体个性的正常发展。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部分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指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它要回答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3、教育方针:指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v63s6yjzz7s7tu44gp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