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布置期末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三.计算题 四.分析题
(二)概念部分总结
1. 设施布置的定义:设施布置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分析规划和设计,使资源合理配置,系统建成后能有效运营,达到各种预期的目标。 2. 设施布置的目标:产品单位成本最低,优化质量使顾客满意,有效利用人力、空间、设备和能源,为雇员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保证生产开工日期,其他目标。
3. ASME标准符号: 符号 名称 说明 表示工艺过程中的主要步骤,操作中要对物料做物理或化学变革 操作 表示物料品质和数量的检查 检查 表示物料由一处移向另一处 运输 表示在事件顺序中的等待,如工序间的在制品积压 停留 表示受控制的存储,如保持生产连续性的库存 存储 4. 当量物流量:是指充分考虑了系统中影响物料可运性的各种因素,通过折算和修正的手段把各种不同的物料折算成为系统中可以叠加的统一的量。 5. 设施布置的三种方法P10(计算)作业相关图法,从至表法,物料运量法。 6. 物流系统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有所需要运输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 物流系统的特点:是一个人机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函数系统 8.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提出问题,制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择优决策,提交成果,实施。 方法:
一、输入要素:P物料种类Q数量R路线S服务T时间 二、物流量的计量 三、EIQ分析法
四、物流状态分析(F-D图) 9. 影响选址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的条件与费用,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费用,能源的
可获得性及费用,基础设施,厂址的条件与费用
二、非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可拓展的条
件,协作关系
10.定量分析方法(计算)P63 一、本利分析法
二、线性规划法 三、重心法
四、启发式方法 五、因次分析法 六、加权因素比较法
11.玛格数:玛格数是一种当量物流量的计算方法,是为度量各种不同物料可运性而设计的一种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单位,可以衡量物料搬运的难易特征。(详细内容见课本77页)
12.物流搬运活性指数确认原则 物品状态 物料状态(活性指数) 作业说明(改进) 散放在地上 0 用箱装 集装箱中 1 用叉车运输 托盘上 2 单元化的装卸运输 车中 3 用拖车拖挂 运动着的运输机 4
13.物料搬运的单元化和标准化
单元化:将不同状态和大小的物品集装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于搬运作业,也称作集装单元化
标准化:是指物品的包装与集装单元的尺寸,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模数。这有利于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异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少物品的散失、损坏,从而节省费用。 14.典型设施布置形式 一、按产品原则布置 二、按工艺原则布置 三、按组成制造单元布置 四、固定式布置
15.系统布置设计模式(SLP)
分为以下步骤:准备原始资料,物流分析雨作业相关单位分析,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修正,方案评价与择优。其具体流程如左图:
16.物流系统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级 符号 物流路线比例(%) 超高物流强度 A 10 特高物流强度 E 20 较大物流强度 I 30 一般物流强度 O 40 可忽略搬运 U 17.作业单位关系等级表达方式
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40 30 20 10
18.物流基本流动模式
19.物流模数
物流基础模数: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mm*400mm位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模数: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集装尺寸)。以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800mm及170*170mm等规格。 20.搬运系统合理化原则
(1) 不要进行多余的作业
(2) 提高搬运活性 (3) 利用重力 (4) 机械化
(5) 务必使流程不受阻滞 (6) 单元货载 (7) 系统化
21.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概念(SHA)适用于一切物料搬运项目,是一种系统化,条理化,合乎逻辑顺序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与SLP相似的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SHA包括三个基本内容:阶段构成,程序模型,图例符号 22.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程序
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是物料,移动和方法。
23.SLP与SHA的相互关系
(1)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其出发点都是力求物流合理化。
SLP 重点在于空间的合理规划,使得物流路线最短,在布置时位置合理,尽可能减少物
流路线的交叉,迂回、往复现象。
SHA重点在于搬运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化,即根据所搬运物料的物理特征、数量以及搬运距离、速度频度等,确定合理的搬运方法,选定合适的搬运设备,使搬
运系统的综合指标达到最优。
(2)二者具有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前所述,只有将良好的设施布置和合理的物料搬运系统相结合,才能保证物流合理化的实现。在进行设施布置与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到物料搬运系统的要求。
总之,系统布置设计是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前提,而前者则只有通过完善的搬运系统才能显示出其合理性。 因此,设施布置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是一对伙伴。 24.SLP+SHA的方法
一般SLP根据产品的工艺设计进行,即根据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的顺序以及所选定的加工设备规格尺寸进行布置设计。而SHA则以布置设计为前提选择适当的搬运设备,以及确定搬运工步由于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个步骤不应孤立地进行, 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进行SLP时,尽可能考虑到 SHA 的需要。
SLP的主要依据虽然是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的规格尺寸,但是,对尚未进行设计的物料搬运系统份应有相应的估计。 例如:
1)采用连续输送或是单元输送。
2采用传送带 又车或是其他起重运输机械。
3)作为物流缓冲环节的临时储存,中间仓库的数量和规模。 4)进料以及产品包装,存放的场所 5)切屑、废料的排除方法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尽可能为 SHA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2)SLP和SHA交叉进行,互相补足。
SLR是SHA的前提,对大的步骤SLP先于SHA。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加工设备的规格尺寸和经验数据为物料搬运系统留出必要的空间。
但是,由于搬运设备尚未选定,故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进行SHA之后,可以对SLP的结果进行修正,相互补足,使这两部分工作能得到较为完善的结合,实现比较理想的物流合理化。
25.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式及特点 1) 同层同端出入式 2) 贯通式 3) 旁流式
4) 多层同端出入式 特点:
同端出入式(包括1.4两种)这种布置的最大的优点是能缩短入库期
贯通式。总体布置比较简单,便于管理操作和维护保养。但是,对于每一个货物单元而言,要完成他的入库和出库的全过程,垛堆机需要穿越整条巷道。 旁流式。这种方式在货架中间分开,设立通道,同侧门相通,这样就减少了货格,即减少了库存量。由于可以组织两条路线进行搬运,提高了搬运效率,方便了不同方向的出入库。
设施规划与物流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