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24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附解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阅读预热 专题2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常见题型 题型之一:炼字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典例一: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答案】 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析本义) ②“常”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描情景)③“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艺术”角度说效果) 【解析】 赏析炼字“3步骤” 步骤一:确定关键词 对于题干中已明确关键词的,此步骤可以省略。 确定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因为有的题目在题干中已明确了关键词在某联(句)中;从词性上看,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包括色彩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这些词都是诗人炼字的重点。 步骤二:指出字面义 这一步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 步骤三:分析其效果(作用) 从诗歌语言运用的目的来看,主要有以下4个角度:①从“描物”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②从“造境”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③从“写人”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凸现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的作用;④从“抒情”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提示: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题型之二:赏析诗眼 首见“诗眼”一词,是苏轼的诗:“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但最早提出这一主张,则是黄庭坚移植禅家“句中有眼”之说。现在人们把“诗眼”理解为句中精彩的字眼。一般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指一篇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意所在。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弄”字。本文所说的“诗眼”是指一篇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意所在。“主意”在这里是“主旨”、“主题”之义。 典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串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整体点明地位)②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这地势险要的边塞重镇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因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因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因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作者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和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③全诗以“惊”为感情基调,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 学科~网 【解析】 首先是因为军营中严肃之号令、庄重的气氛和严整的军容而“震惊”。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其次,因为 “万里寒光生积雪”的环境而震惊。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此时,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全诗以“惊”贯穿全诗。 赏析诗眼“3步骤” 步骤一 确定诗眼 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5个角度。 步骤二 整体点明地位 整体点明诗眼在全诗中的地位,比如:“××”是这首诗的线索,“××”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承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上启下等。 步骤三 具体分析作用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词主题上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题型之三:炼句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典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答案】①“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两句视听结合,(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作用)②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作用) 【解析】 赏析炼句“2步骤” 步骤一: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 步骤二:多角度赏析,全方位把握句子的精妙之处 ①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把握句法主要是指了解诗句中倒装和省略的特点,句子倒装,有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有整饬的美;句子互文,有开合的美;句子长于炼字,有凝练的美。 ②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鉴赏时就是要分析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③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诗歌中的句子在结构与情感方面的作用。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对什么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 中间句:或承前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尾句: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或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题型之四:赏析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或同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 典例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金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 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 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 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 B.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 C.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 D.尾联既展现了诗人倚剑饮酒、慷慨高歌、念念不忘故国山河的豪壮形象,也寄寓对青口帅保卫金国的期望。 E.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答案】BD (2)[语言风格]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 【答案】 (示例一)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内容上看,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示例二)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要求赏析诗歌的风格,题干中给出风格的特征“有豪放迈往之气”,答题时集合诗歌内容具体的解释即可,从内容看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从语言的角度看“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体现出豪迈之情。 赏析语言风格“3步骤” 步骤一: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常用术语:平淡、工丽、绚丽、真率、婉约、明快、自然、清幽、雄奇、豪放、悲慨、凝练、沉郁。 步骤二:列例证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 步骤三:析效果 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对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 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6分)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解析】 (2)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首先要知道“颔联”为哪一联,同时认真分析这一联的内容。诗歌颔联写了“落日”“鸟”“秋原”,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而“秋原”的空荡辽阔则表现出诗人的闲适。 (3)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其次可以借助诗歌的意象特点,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②。 【注】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