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②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即使在同一学习类型中,也还应反 映学生掌握的水平;③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 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因此,答案为A。
8.D
解析:教材是直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编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首先 要制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要充分反映学习规律,以利各种人才的迅速造 就;再次要妥善处理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与学习规律的要求,以利提高教学成效; 最后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因此,答案为D。
9.B
解析: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 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因此,答案为B。
10.C
解析:《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是:①印刷材料;②图示媒介;③照片 媒介;
④电子媒介。因此,答案为C。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3.aspx二、填 空题
1.教学的系统规划;教学方法
2.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系统
3.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
4.教学目标
12.认知发现;认知结构
13.讲授法
14.组织者
15.教学媒体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4.aspx三、简 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 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进行的设计。从 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来分,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种类型:
(1宏观设计
宏观的教学设计是制定教学体系的远景蓝图,解决教学的总体规划以及教学的 宏观方法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①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造就各级各类人才的总体规划。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 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包括课堂教授和实验操作等,才能从整体上 保证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2微观设计
微观的教学设计是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期规划问题。这是针 对一个课题或单元进行的,主要包括六个步骤:
①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即确定教学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状态。
②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③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包括安排教学过程、内容,确定教学的 组织形式,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及传递经验的媒体。
④进行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活动即执行教学程序计划。
⑤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以确切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⑥对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评价,对教学是否需要继续做出判断。
六个步骤在教学的动态结构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连续步骤。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5.aspx2.请从 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 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从系统的观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宏观和微观 两类,其基本特点
和遵循的原则分别为:
(1系统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①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评价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 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③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
④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⑤强调教学的出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 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⑥把教学任务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明确无误的、可操作的项目来表示。
⑦重视对教学效果做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还要参照教学过程的初始状 况等等。
④教学效果不理想或出了问题,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组成成分去详 察细究。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答:(1智育目标
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即具有解决问题的本领和创造性解决问 题的能力。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以丰富的陈述性知识(狭义 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认知策略和技能(主要是心智技能的掌握为前提。智育目 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和命题三个层次,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是概念和 命题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②认知策略,即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
③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题 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样的教学目标类型 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就有了科学依据。
(2德育目标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 健康的人。要培养个体健康的人格,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 我观、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
①自我意识的培养,包括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和积极控制自我。
②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即培养对待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态度,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 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行为。
③人际关系的调适,即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 护健康的人际环境。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6.aspx4.简述 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 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 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教学空间是教学目标所确 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学的目的 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使其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末状态变 化。而当教学目标的终末状态确定后,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的确定便成了问题的关 键。
起点行为或倾向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的原有基础是新的学习 的内部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学习的成败。教师在确定终点教学目标后 ,必须认真分析并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 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性的单元测验来确 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2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