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2.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成因: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
3.影响我国的高低气压中心 季节 冬季 夏季 思考 如何根据海陆上的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答案 同纬度地区,若陆地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一般来说该陆地所在半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二、季风环流
气压中心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 性质 冷空气的源地之一 暖空气的源地之一 影响 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分布及成因
??冬季: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东亚季风区?
?夏季:东南季风???
(2)南亚
??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区?
?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思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季风现象却不显著?
答案 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成为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与大西洋面积相对较小,故北美洲季风现象不显著。
探究点一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下面的两图分别为7月和1月全球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案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3.北半球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特别是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巧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图示法:
7月 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亚欧大陆 亚洲低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 1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C.秋季
2.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B 2.A
探究点二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
2018年5月,夺命热浪再次袭击印度,印度北部部分地区气温逼近50℃。随着6月雨季来临,民众有望获得一丝清凉。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B.夏季 D.冬季
1.读图,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 盛行风 1月 7月 1月 7月 1月 7月 成因 印度 半岛 澳大利亚北部 答案
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 1月 7月 印度半岛 1月 7月 1月 7月 盛行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 2.描述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形成。
答案 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3.描述澳大利亚北部夏季风的形成。
答案 澳大利亚北部的夏季风为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左偏转而成的。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季节 源地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东亚季风 夏季 冬季 南亚季风 夏季 赤道附近印度洋 北半球副热带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