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 2015版
西南交通大学
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应对国家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我校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开展通识教育,完善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学校决定在2014年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修订工作。为保障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精神为指引,为应对国家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交通特色鲜明的“价值、人格、能力、知识”四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梳理、优化和完善本科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五有”交大人,助推“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的实现。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大类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关系,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二、基本原则
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要认真贯彻学校指导思想,在2014版培养方案修订基础上重点突出以下原则:
1、坚持大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坚持大类培养。根据招生改革方案,在原有基础上深入推进大类培养。按照大类招生的方案,大一学年采用大类培养,相同大类课程一致。通过设置专业准入课程,科学设计专业选择标准,营造专业与学生的双重竞争机制,提高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
加强个性化培养。通过在专业课程中设置“研究型”课程与“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本科毕业后“本专业深造”或“本专业就业”的有效支撑,体现个性化培养。通过开展辅修专业的方式,设置辅修本专业的课程模块,为其它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深造”或“跨专业就业”提供有效支撑,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2、优化课程体系,压缩学分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同时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等方式进行专业交叉复合,适当压缩一专业总学分。
重构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程知识点的交叉重合,将相近的多门课程组合成一门大学分课程,减少学生学习的课程总门数。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比重。
3、加强“五课堂”统筹协调
根据人才培养的过程,将校内课内的“第一课堂”、校内课外的“第二课堂”,校外国内的“第三课堂”、国外的“第四课堂”以及网络E-LEARNING的“第五课堂”统筹协调,通过设置必修环节、课程替代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多向度发展。
4、强化课内与课外时间统筹管理
加强课内课外时间统筹设计,压缩课内学时学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与积极性。按照课内与课外不少于1:2比例进行课程总体时间规划。课前应通过详细的课程大纲,明确整个课程的整体安排及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规划。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视频、电子资源及各类参考资料,通过课程中心或Moocs平台进行教学。加强课前预习、过程控制和课后时间管控,特别是课下任务的科学合理性。鼓励通过多次考试与测验,课程项目等多种方式,推动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难度与挑战度。
5、加强通识教育
依据高水平研究性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强化通识教育,拓宽我校通识课程的覆盖面,逐步搭建并完善基于模块式分类、必修和选修交叉的通识课程群,支撑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不增加通识课程学分的基础上,提高通识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将原有任意选修课纳入通识课程组,按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按“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社会科学与责任伦理”、“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交通、工程与创新世界”七个模块设置,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要求。
推进新生研讨课程建设,在大一新生中逐步实现新生研讨课程的全覆盖。 6、推进高年级专业研讨课建设
为了提高课程的研究性,支撑学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推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年级逐步推进高年级专业研讨课程建设。
7、设置专业准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