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行政學的研究方法與途徑

行政學於一八八七年威爾遜(Wilson)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後,發展至今雖只有百年多,但於此段時期,行政學不斷精益求益,尤其自十九世紀末葉以後,從政治學獨立出來之後,發展更為快速。此不得不歸功於行政學研究方法之突飛猛進,茲將其研究方法列舉如下:(張潤書:1998 :16-23)

A. 法則的研究法(Golden-rule approach)與事實的研究法(Fact-finding approach) :

法則的研究法:早期的行政學家,著重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的建立,其中心思想為「金科玉律」,過份注重價值判斷一「應如何」,亦即先建立規範標準,再拿組織、管理、人事等與規範做比較。

事實的研究法:重視問題解決、實然面向並視條件而定。新進行政學者注重事實真象的探求,注重「是什麼」的觀念,亦即將各種組織現象歸納分析,再做結論,近年來常採用「個案研究」(case study)、統計方法或數量研究,乃電子計算機運用。 B. 靜態的研究法(Static approach)與動態的研究法(Dynamic approach) :

靜態的研究法:早期學者對行政問題的研究,僅注意組織結構、權責分配、法令規章等結構的研究。又稱之為「結構的」(Structural)研究法。

動態的研究法:新近學者認為行政是行政行為者的行為所構成的現象,例如研究非正式組織、溝通、決策過程及注意人員的交互行為關係等。又稱之為「功能性」研究法。 C. 比較的研究法(Compartive approach)與生態的研究法(Ecological approach) :

比較的研究法:早期學者對行政問題僅作演變上的觀察、異同的比較與檢討。 生態的研究法:近期學者認為不能單就國家與國家來比較,因為各國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價值觀念不同,應從整個世界中尋求求出若干種行政模式,再以此「模式」來衡量各國行政制度的特質所在,亦即依行政現象的背景作綜合性及系統性的說明,進而建立行政樣態。又稱之為「模式」研究法。例如:雷格斯(F. Riggs)對「稜柱」型(Prismatic Model)社會行政的研究法。

D. 生理的研究法(Physiological approach)心理的研究法(psychological approach) :

生理的研究法:早期行政學多研究機關人員之生理需要與生理條件,注重工作環境的改善、待遇提高、福利的增進等。

心理的研究法:晚近學者認為行政是人群活動所形成的現象,注重心理因素對員工的影響。因之,欲對行政有深切的認識與了解,須從個人的、社會的、心理的觀點及因素,作適當的研究。對於組織中員工「自我成就」及「激勵法則」之研究屬之。 E. 閒接的研究法(lndirect approach)與直接的研究法(Direct approach) :

早期行政學者多從既有的資料中來研究行政問題:此即為圖書館式的研究法; 近期學者重在對個別的行政問題作實事的調查和分析,從實際的事實與經驗中體認行政事理與問題,於客觀證據中找尋結論求取可行之道,不以預定的原理與法則以應付新起的事件。如,場域研究法、角色扮演法等。

页脚

. .

F. 詮釋理論的研究(Interpretive theory approach) :

此理論認為真正的知識來自於「觀念」(idea)而非感官經驗。

此研究學派所運用的方法為:從發現行動者的意向和欲求出發,賦予行動者實踐內容的意義,而社會科學家把觀察到的行動和經驗安排到適當的詮釋架構中,說明其與人類生活本質及目的的關係。故其目的主要在促進人類相互溝通對話的可能性,說明人類行動與其生活各層面的關係,而這種整體性觀點可以使人類更加瞭解自己和他人行動的真正意義。

G. 批判理論的研究(critical theory approach) :

此理論與詮釋理論主要的差異在於詮釋理論比較強調「理解」的知識過程,批判理論則偏重於「批判」的知識過程。

故批判理論研究的作用,即要影響人們的意識,解放人們的思想,鼓勵人們追求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總之,批判理論研究特別重視理論和實務之間的關係,意圖透過批判質疑的方法,多樣的研究方法,找尋弊端和偏見,從而促進現狀的改善,拉近理論與實務間之距離。

H. 行動理論的研究(Action theory approach) :

此理論由哈蒙(Harmon)提出,他認為,公共行政的研究必須從基本的信念與假定出發,才能徹底瞭解公共行政此一理論與實務的真正本質。其認為人的本性是「主動」(active)而非被動的,人類的行動必須在社會互動的系絡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意義。總之,行政理論重新喚起公共行政有關價值的研究,並回歸到以人為本的行政精神。

依據許南雄老師之看法,行政學的研究方法可歸納為下列七種:

A. 法制研究法:偏重靜態及規範性的。 B. 行為研究法:偏重人群關係。 C. 生態研究法 D. 系統研究法 E. 政策研究法 F. 比較研究法

新公共管理研究途徑:此學又稱新右派主義、管理主義、後官僚典範、市場導向的管理機制等;羅森姆( Rosenbloom )認為此一學派為1990年代新的研究途徑。

页脚

. .

行政學的主題與範圍

行政學為一門新興的科學,其範圍隨著時代之演進越來越廣,茲整理如下:

A. 行政組織論:

行政現象最基本的問題即是「組織」,其是推行工作之工具。此範圍包括:

a. 組織理論:

研究組織到底是什麼的一套理論架構。 b. 組織結構:

即組織的分工狀態,縱向的分工稱之為「層級化」,橫向的分工即形成「分部化」之現象。 c. 組織動態:

組織構成最基本的單位是「人」,此乃研究組織中人員互動後之關係。 d. 組織發展:

研究如何增進人員之技術及知識,且隨環境之改變而不斷改變。

B. 行政運作論:

此部分又稱「行政行為」,其主要內容大致有下列諸項:

a. 訂定政策:

此乃作為行政行為的主要指引。 b. 行政計劃與決定:

乃研究組織於事前決定作何事及如何去做。 c. 行政領導與激勵:

主要研究領導激勵之研究方法、基礎、方式與技術等要項。 d. 行政監督與授權:

研究如何「分層負責」,其原則、時機及技巧等。 e. 行政溝通與協調:

此二者實為一體之二面。 f. 公眾關係之理論與實務:

政府必須運用各種策略與方法,爭取公眾之瞭解。

页脚

. .

C. 行政技術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組織管理欲其有效,必須先有一套完善之技術,於行政學的管理技術中,大致較常見的有下列幾種:

a. 目標管理(MBO)。 b. 行政三聯制。

c. 計劃評核術(P.E.R.T). d. 工作要徑法(C.P.M). e. 作業研究(OR) . f. 工作簡化。 g. 資訊管理技術。 h. 無缺點計畫(ZDP) . i. 彈性工作時間等。

D. 公務人力資源管理論:

人事行政一般又稱「公務員制度」或「文官制度」,現在大多已稱為「人力資源管理」(HRM) 。人為萬物之靈,其有思想、有感情、處理起來最為困難,範園自然亦較為廣泛。 大致包含:公務人員的考選、銓敘、任用、俸給、考績、獎懲、訓練、保險、撫卹、退休、品位分類制、職位分類制等,其最主要目的在使「人盡其才」、「事竟其功」。 E. 財務行政論:

俗云:「財政為庶政之母」,故財務行政乃公共行政之重要一環。

而所謂「財務行政」(Public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係指政府機關或企業處理財務事項,及與此有關之制度及運作,目的在執行財政政策及完成公共政策。其範圍包括:

a. 預算制度:即政府於一定期間的施政計劃而以金錢數字表現者。 b. 會計制度:即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將收支情形加以詳細記錄。

c. 決算制度:於會計年度終了後,行政機關應向立法機關提出決算報告,以表明

其責任。

d. 審計制度:預算執行完畢後,必須由超然獨立的機關加以審查,以確定無任何

錯誤過失,如無則解除其責任。

页脚

. .

F. 公務管理論:

此範圍之研究在於與辦公室有關之各種事務,包括辦公室的空間、設備、環境、運作等,其目的在使其條件完全符合組織人員之需要,進而提高效率,完成組織之使命。故其範圍大致包括:

a. 空間管理。 b. 環境管理。 c. 文書管理。 d. 物財管理。 e. 庶務管理。 f. 資訊管理。

G. 比較行政論:

此範圍乃是以「比較研究法」就各國之行政現象,作有系統的歸納與分析來瞭解各國行政之特色及異同。主要研究對象包括:

a. 行政制度。

b. 行政行為之方式及動機。 c. 社會文化。 d. 社會結構。

e. 各國之生態環境與行政之關係等。

H. 公務倫理論:

此範圍在探討公務人員在推展其政務、處理公務時,認為應有的角色扮演及關係分際之認識,換言之,即在建立公務員共同信守的正當行為標準。其主要內容包括:

a. 行政倫理之意涵。 b. 影響行政倫理之因素。 c. 強化行政倫理之方法。

页脚

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行政學的研究方法與途徑行政學於一八八七年威爾遜(Wilson)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後,發展至今雖只有百年多,但於此段時期,行政學不斷精益求益,尤其自十九世紀末葉以後,從政治學獨立出來之後,發展更為快速。此不得不歸功於行政學研究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um7r5nks96trx01723y3gzju6vsnw00di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