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学设计(第2版)皮连生课后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复习题

教学:1、“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2、“教学是由教师教授,学生听讲,思考以获取知识的过程” 3、“教学是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 4、“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

狭义的教学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双向互动。teaching广义的教学不仅包含狭义的教学即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还包括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课前教学准备如制定教学目标,开发教材、教具,和准备课后的测量、评价与诊断以及补救教学措施等instruction 学习:1、“学习是读书,听课以获取知识的过程”; 2、“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3、“学习是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 4、“学习是学习者外部信息刺激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一方面对新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又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 设计: 1、“设计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选择方法、绘制图样等的过程。” 2、“所谓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在开发某些事物和实施某种方案之前所采取的系统化计划过程。” 3、“设计是精确的计划过程。” 4、“设计的实质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是教师上课前思考如何教的过程。

2.教学设计是创造性给出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的过程。是给出有效帮助学习者学习的方案的过程。

3.教学设计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为学习者建构学习环境、安排学习内容及过程的活动。

4.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和相关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及对试行结果进行评价、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学习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对教学活动形式、方法、媒体和程序等因素进行总体考虑安排。是教学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

相对评价:在群体或集合中确定标准,以此评价该群体或集合中的个体的方法; 绝对评价:在群体或集合之外建立评价标准,用些标准评价群体或集合中的个体的方法;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确定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的评价。 教育:

教学策略的四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程序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是什么?对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加涅综依据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回忆先决技能,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行为,⑦提供反馈,⑧评估行为,⑨促进保持与迁移。九大教学事件以线性方式阐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加涅特别指出,按照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依据九大教学事件来实施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的设计,强调的是通过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偏重于“教”。 教学设计的产生及发展?(第一章) 产生: 二战期间对“合格士兵”、“合格工人”的培训;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理论和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确是孕育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如传播学、学习与教学理论,特别是系统科学)被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年代里,在教育技术学形成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

发展: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B.F.Skinner)改进和发展了教学机器,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结学习理论为基础,创造了程序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程序教学主要研究程序形式及程序系列组成,到中期便转移到对目标分析、逻辑顺序等问题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优的教的策略上来。系统科学已被引入教育领域,教育技术也已发展到系统技术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与“认知学习理论”的结合;

20世纪80、90年代——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21世纪初——整合化的教学设计

存在问题: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够 2、可操作性不够突出

发展趋势:1、更多关注学习者 2、注重运用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3、教学设计理论从微观、中观到宏观的均衡发展。

教学原则可分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等, 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模式的层次: 1、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 2、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 3、以系统为中心的模式。

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模式的作用:1、是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2、是管理教学设计活动的指南。3、是决策的规则系统或算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 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观点:要素、结构、功能、整体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系统的方法:整体(要素)、功能、结构

系统理论三个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任何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没有反馈,要实现系统控制是不可能的。

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

整体原理: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的结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的功能之和,系统各部分互相联系,可以形成新的结构,从而产生功能。 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法对教学设计的诞生起到了促进作用;学习心理理论的发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提示教学规律、提出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各种教学原则),促进了教学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古今中外各种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 传播理论提示教育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指明了教学传播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影响教学传播效果的因素。

对学习本质的界定(defining):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定义——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可药物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定义——学习是学习者接受外部信息刺激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一方面对新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又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

学习过程:外显过程:感知、观察、做、上课、阅读、练习模仿、实验、见习、实习等。内在过程: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 知识及分类(system)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获取信息、加工存储信息、应用信息。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了解规则、练习运用规则、自觉运用规则。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反省活动(形成策略)、运用策略 教学的本质及其基本原则 教学的实质:

为学习者创建能促进其学习的外部条件。 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简明直观原则——信息的呈现要尽可能简明和直观; 2、循序渐进原则——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

3、及时巩固原则——对核心知识要注意重复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予反馈,以使学生相关行为得到强化;

4、联系实际原则——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尽可能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体验中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5、因材施教原则——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环境所选用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者分析?(第五章) 从哪些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如何进行分析?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学习者的一般个性心理特征: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智力因素(主要表现): 感知运动阶段(0-2):辨别; 前运算阶段(2-7):辨别、具体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辨别、具体概念、少量抽象概念、简单规则、认知策略; 形式运算阶段(11-15):辨别、具体概念、一些抽象概念、简单规则、少量高级规则、认知策略;

2)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 言语表达; 动作技能; 情感特征;

环境影响因素:父母的关爱、祖父母的关爱、环境的认可度、与同龄人交往的深度与广度。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者分析——加涅分析法

学习者分析__格雷戈克学习风格分类

学习者分析的初始技能:目的:确定学习或教学起点;

内容:五大学习结果:认知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类;情感类

具体分析:初始技能分析与目标技能预测

具体操作:测试题表的设计、实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得到结果。 学习需要分析——相关概念

学习需要分析——一般操作程序 学习需要分析——基本方法 学习需要分析——可行性分析 设计课题的认定:认定条件:B>A (第六单元)1、学习内容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的一般步骤:

1.选择与组织单元,2.确定单元目标。,3.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 4.评价内容,5.分析任务,6.进一步评价内容 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信息及其组织。 程序性知识——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学习内容的分析——基本方法 2、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并陈述目标,2、分析使能目标

3、确定学习者的起点能力,4、确定任务和支持性条件 (第七章)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目标,它是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背景下,对某一课时或多个课时的课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的的具体陈述。 2、教学目标的功能:指导教学、指导学习、指导测量与评价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教学目标的分类:1、布鲁姆分类法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教育目标的六级)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动作领域:知觉能力、生理能力、技能动作、有意活动 2、加涅分类法:学习结果五大类(9层次)

教学目标的陈述1、目标陈述的意义2、事例展示与分析 3、目标陈述方法

一、马杰的行为目标法(三要素法)1、能做什么?2、做的条件?3、作业标准 二、四要素法1、对象;2、行为;3、条件;4、标准 三、五要素法

1、情境;2、能力(性能)动词;3、对象;4、行为动词;5、限制性条件

能力(性能)动词:辨别——区分;具体概念——识别;定义性概念——分类;规则——演示;高级规则——生成;认知策略——采用;言语信息——陈述;动作技能——执行;态度——选择。 (第八单元)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形式

1、集体教学: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来向一个班级或一群学生传递学习信息的过程。

2、个别化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观看或聆听相关材料,从而获取相关学习信息的过程。

3、小组教学:由3至10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确定共同的目标,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分享学习信息的过程。 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 与认知类学习相关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 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与动作类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 示范——模仿法; 练习——反馈法;

与情感态度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

情景法;榜样法;强化法(直接强化、间接强化);角色份演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结合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目标类型;学生特征;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媒体等。

媒体:承载、存储和传递符号的实体.

媒体的类型:自然媒体(一切自然物)、人工媒体(印刷媒体与非印刷媒体)、综合媒体

教学媒体:书、黑板、标本、模型、实物、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

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快速、方便、直观地呈现学生易于接受的、含有相关信息的符号

(第九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激励、调控、教学

教学设计(第2版)皮连生课后答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复习题教学:1、“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2、“教学是由教师教授,学生听讲,思考以获取知识的过程”3、“教学是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4、“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狭义的教学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双向互动。teaching广义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ui4o8dyb02xc786b4a94zk8m0hvru00ru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