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彭凤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3期
【内容摘要】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越来越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可喜的。这里探讨的是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彻落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得历史这一学科发挥更强的功用。 【关键词】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①”这已明确了历史课程不是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历史思维和感悟能力、自主认识的能力。而在最新的2015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以下简称为《初稿》)中已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定位为五个方面: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定义:“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②”从《初稿》中定义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素养”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学习来取得的,学生首先取得的能力是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这一基础能力,再进一步完成历史理解,这就需要长期的培养,最后能够有自己的、客观的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能够最终形成完备的历史素养也就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完备的人格。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战术,学生时代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几点是答题的关键,背下来就好了。在没有建立起真是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往往会让这一学科丧失色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背知识点只会让这门课的负担越来越重,而且题型加以变动后这类学生往往陷入被动,历史学习没有趣味也没有逻辑感,历史看起来就是一切都摆在那里的一个个孤零零的事实而已。这使得该有的学科特性丧失。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思想史的内容为例: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一般形成的基本观念是:程朱理学是封建思想的发展,禁锢人们的思想,结论是程朱理学遗毒人间;陆王心学则与这一时期同步学习的政治课的关于哲学方面和黑格尔、费尔巴哈之类的哲学家在某一方面总有着微妙的联系;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各种先进的思想,在他们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理应繁荣富强起来,都是因为专制的钳制才使得我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