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幼小衔接”是幼儿 园和家庭(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如何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好从 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转折, 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今天共同的目标。 幼小衔接教育, 光 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实行家园联系, 采取家园共育的措施。即幼儿园与家庭、 教师 与家长经常性的双向沟通, 相互配合, 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但我们也看到在家庭教育中幼小 衔接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家长长期以来对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片面的、负面的理解, 对幼小衔接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带来巨大压力。
缺乏正确的指导,这
案例
早晨来园的时候, 许多小朋友都交来了作业, 作业的内容是调查 《爸爸妈妈喜欢的花》 , 张俊林小朋友在抽屉面前来回的走动,没有拿出他的调查表,于是我就走上前询问: “怎么 了?作业忘带了?”他非常委屈地告诉我: “不是,我妈妈说这不是作业,我妈妈说要写拼 音、做算术题才是作业。 ”于是,我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我问小朋友: “晚上爸爸妈妈和小 朋友都做些什么事情呢?”有的小朋友回答我: “我妈妈教我学写字,因为快要上小学了。 ” 有的小朋友说: “妈妈买了很多小学生的拼音本和算术本,让我做,我现在已经能做 100 以 内的加减了。”……
目前, 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但是还没有转变教育观念, 认为实施 课程改革加剧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鸿沟距离, 使幼儿产生更大的不适应, 对入学准备存在片 面的、不正确的理解。比如,认为入学准备仅仅理解成是提早教汉字、学拼音、做算式题, 不少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应偏重“智”的方面,要求教师要将小学教材提早下放到幼儿园去, 进行抽象的文字或符号教学, 对儿童的游戏持有异议, 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和正规的学 习方式。许多家长要求幼儿强记汉字、拼音等,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正规训练,对幼儿 能力要求过高, 5 岁的幼儿就已经在家长鞭策下套上了家庭作业的枷锁,打击或压制了幼儿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造成的来自家长的压力对幼小衔接工作构成很大的冲击。
问题二: 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中的幼小衔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对幼小衔接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带来巨大压力。
案例二:
让幼儿放任自流, 这
有一些家长对幼儿怀有很高的期望, 他们主张幼小衔接要尽量减少对幼儿的束缚。 他们 虽不要求幼儿识字、算术,但也会忽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反映为“让孩子撒开来玩” ,只注意了幼儿游戏的自由,而忽略了对孩子应有 的规范与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
、针对新问题,贯彻《纲要》精神,以新观念引领新的家庭教育,实施对策。
《纲要》中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如何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 重要是实现家长观念上的改变,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高家长的 科学育儿水平,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有效衔接的实效性,
㈠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指导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1?首先,召开班级家长会和年段家长会的宣传、指导活动。我们针对家长共性问题,女口 家长要求幼儿
园减少游戏时间, 多上数学课和拼音课, 让孩子所学一些知识等等, 及时召开 班级家长会和全园家长会, 由本班教师向家长说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内容与要求外, 还聘 请幼教专家来园开展 《幼小衔接》的讲座,从终身教育观念入手, 让家长将幼儿教育放在终 身教育这个大系统中, 幼儿教育的有关绝对不能只看到小学, 而要看人的一生学习需要什么,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为小学入学做准备, 而应该为人的成长做准备。 让家长明确, 幼小衔接不 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的学科直接相关的内容,而是培养幼儿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 学习的基础的知识和基本能力。 并向家长宣传 《纲要》精神及教育新理念, 宣传科学的教育 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2?其次,运用网络开展宣传、指导活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重、 许多孩子都是爷爷、 奶奶接送,隔代的教育思 想阻碍了幼小衔接的进程, 我们紧跟时代步伐, 设立了“福州台江实验幼儿园家园网上通” 我们在网页上,特别开辟了《幼小衔接》 《家园之窗》 、《教改动态》等栏目,旨在向家长宣 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在《家园之窗》中,我们和家长在网上的
时消息,在网上进行沟通与交流,我们针对家长对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BBS 论坛中,通过发送即
结合新纲要、新
理念和本班幼小衔接实际, 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 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并从网上下载相关 的教育经验文章,发送给家长, 家长可以在家轻轻点击, 就能明确幼小衔接的任务,端正了 家长对有关儿童入学前后要求的认识,取得家长的配合。
3.再次,利用家长之间的有效资源,进行\家长教育家长” 变。
,促进家长观念和行为的转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班级中有 1/3 的家长是在职的教师,其中小学教师占多数,于是与 小学老师联系, 了解小学课改进程, 开展了《家长该为幼小衔接做些啥?》 、《什么是幼小衔 接的准备》等家教辨析会,主动邀请在课改一线当小学老师的家长,与其他家长进行座谈, 在家教辨析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摆观点、谈经验,讲的具体实在、生动 亲切、 有理有据、 说服力强, 最后转变了过去对在实施课程改革下的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片面 的、负面的理解,达成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共识,提高了幼小衔接中的家教水平。
㈡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开展与幼儿园班级教育密切相关的多样化活动, 习态度和任务意识,提高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促进幼儿形成 良好的学
1、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变教师是活动唯一的知道者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进一步引 导幼儿形成良好
学习态度和任务意识。
我们班级中有 1/3 的家长是在职的教师, 其中小学教师占多数,于是我们结合主题活动 “我要上小学了” ,主动邀请当小学老师的家长,与幼儿进行座谈,通俗易懂的讲述学习的 作用和重要, 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 让幼儿通过家长生动的介绍和幼儿实地 地参观、 让幼儿的感性经验得到升华, 为幼儿入学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打下基础, 激发 孩子对学校的热爱与向往,使之进一步明确并形成良好学习态度和任务意识。
2?挖掘和发挥家庭亲子活动的教育资源优势,
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完成
任务的能力。
幼儿生活学习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尤其在亲人的关心、 爱护、指导、鼓励、 教育和共同
活动的影响下得到发展。 为了巩固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指导家长在家庭教 育中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1)亲子新闻快递活动。我们每天利用欣赏练习时间,请
8 个幼儿向大家讲一句话新
闻,不敢说的幼儿可以由家长在家录音, 并每次让孩子按时看新闻,并坚持不懈。 意图在于 引起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培养其有意的观察力、 注意力和记忆力。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为 孩子入学后能主动按时地完成作业做准备。
(2)亲子模拟作业活动。让孩子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这三项任务:画一幅画,听一个 故事后复述故事的内容, 写三行数字。家长指导孩子哪些先坐,哪些后做, 并要求一项一项 地完成。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孩子慢慢地知道了一定要完成作业的道理和怎样快速完成作 业的方法(抓紧时间,集中注意力,不能随便玩耍) 。提高孩子完成作业的兴趣和完成任务 的意识。
、对家庭教育中实施幼小衔接的思考:
1、家园配合,整合两者的教育优势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重视这个环节的教育, 帮助孩
子顺利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 并较快、 较好地顺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是每个教师、家长所 共同期望的。 而做好幼小衔接教育是迈向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台阶, 只有家园共同努力, 才 能真正促使孩子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建设人才。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家长应不断转换角色,使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家长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者; 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是孩子注意力培养的领 入者;是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者。同时家长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 “营养学家” 、“心理 咨询顾问”、“社会交往的表率” 等多种角色。 相信只要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与 幼儿园共同努力, 将会使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而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优秀小学生。
幼小衔接工作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