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目标
概述
意义: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础,环境开发和建设的指引,活动实施和评价的依据。有官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学校、教师、家长和学者不同表现形态。既有一致性和差异性。 特点
(1)全面性:与分流性和专业性的中学和大学不同,旨在培养身心,以实现全面发展。 体:健康发育,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与能力 德: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建立价值观和树立理想
智:掌握知识和技能,智力训练与开发,对文化的热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个体性:不直接为职业准备和成为专门人才做准备,获得基础性发展,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为目标。
(3)升学性:小学生达到进而超越深入初中的基本标准,成为入学准备充足的人。 功能:导向、激励(强化动机和激发主动性、积极和创造)、标准功能。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二)区别
(1)含义不同。
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即是教育意图,包括各层次目标在内。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2)指导对象不同。
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教学目标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 (3)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是对学科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 (4)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与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相关人员。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5)灵活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组织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 教学目标,任课教师根据对课程目标理解和实际把握来制订的,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 (二)联系
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可操作化。 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融合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育目标基本层次
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宏观、抽象、概括,以观念或思想形式产生作用。 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指向特定学校或教育阶段 课程目标:有总体和分段目标
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1、四大和八小层次,利于教育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
2、各层次要交融整合,形成合力,前后呼应,避免孤立确立单一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整合 (一)澄清常见误解
1、常见2种误解:全面发展会压抑个性;全面发展是口号、空想、没有实际价值。 2、错误原因没有:领悟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发展必然:由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丰富性、流动性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决定。 人自身发展必然:人本能倾向追求自我不断完善和超越 (二)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是理想、追求和信念
完整发展:人的各种最基础的素养都必须获得完整发展,可以有偏移但不能偏废,否则片面发展 和谐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养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否则畸形发展 多方面发展:各基本素养的基本要素和具体能力尽可能多方面发展 (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1.“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没有基本素养的相对完整、和谐发展,个人没有选择个性与形成特长的条件和前提,被迫在狭小范围片面、畸形发展。
2.“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
人的发展想要真正突出个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各基本素养达到一定全面性 二、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一)迎合现实的惯性思维
面临着客观存在的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迫于压力,也出于自身的考虑,采取“迎合”的态度,实行应试教育,日久经年,逐渐成为惯性思维。 (二) 从“迎合”走向“超越” 1、迎合还是超越现实?
迎合:任务繁重和时间流逝带来的紧迫感支配下,实践中尽可能快地对情况做出处理,行为是自发、未经反思。但是以自觉意识对某种教育观念和行为切实反思,就会从确定无疑到有所质疑。 超越:迎合现实只会导致对现实的消极默认而裹足不前,陷入困境;而努力超越就会趋近理想。 2、如何超越:
(1)理性深刻分析现实,形成超越的认识和意愿
应试教育: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
考试是评价手段,具有检测效果功能,有考试就有应试,但不一定是应试教育。
坚决抵制教育局限于考试,因为基础教育是广泛丰富,对人发展有不可以替代价值,不可能都纳入到考试范围。
(2)生成超越的知识与能力。
第一、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是合理、有效的。
? 坚决摒弃死记硬背、拼命补课的方法;调动兴趣,使其主动享受和投入学习。 ? 开展学习病理研究;学习困难发生的原理包括表现、原因和机制等 ? 事半功倍的教育智慧:额外帮助矫正学习困难的作业要有针对性 第二,在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基础上,需要落实各方面的发展。 三、外在目标到内在理念的转化
教师的教育目标具有两种存在形态,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理念才能真正生成超越的教育行动。 (一)目标的两种存在形态 (1)“外在目标”形态,是脱离产生主体、借助于语言和文本等载体在公共领域得以传播、为某类群体或整个人类所共享的。 (2)“内在理念”形态,指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个人所享有和认可的,是个人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是对小学教育形成的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的抽象概括。
外在目标只有内化为教师教育理念才不会被他消解和舍弃,才能引领实践,发展成内在信念,进而使教师在精心探索、研究和追求教育目标过程中其乐无穷。
(二)确立内在理念的有效策略
? 阅读经典教育著作,有助于养成坚定教育信念,因为教育经典不仅蕴含教育智慧,还体现对
人性、教育和社会问题的深刻焦虑与睿智批判,包含对教育事业发展、人性改良和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以及由教育通达美善生活地孜孜追求。反复阅读就是参悟教育家信念的过程就是升华情感和精神过程,也是逐步完善个人信念过程
? 提升自觉自为的意识和能力:对习以为常的教学文化反思反抗,超越随波逐流的习惯意识 ? 善于提炼、总结和升华理念:感悟所思所获,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长期将学习、反思和
研究融为一体,体验公共教育目标和生动形象的教育现实,需要对教育的意义、价值和运作方式等不断加以解读、选择、创造和表达。
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3)全面发展教育是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小学教育内容
小学教育内容概述
(一)界定:为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经选择(社、人的发展需要、文化)纳入到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文化总体。广义(社、家、校)和狭义(校)所有内容。从人发展结构德智体美劳等;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二)辨析:教育内容指进入教育领域的内容而言,在教育特定领域有特殊表现形态 课程研制和研究领域:课程内容是教育内容的序列化组织、安排和呈现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写,师生据此为教和学的材料。教材内容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和具体化
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活动灵活实施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和课程内容创造性改编和补充。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请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一)课程不等同于教材,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是有教师和学生经验参与的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它不受教材的局限,课程是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发展的。 (二)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1、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2、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教材应放在生活的实例中来引发学习欲望,再扩大到生活领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知识点。
(三)教材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适应的
1、教材编写考虑非常周密、细致。从知识维度、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认知细腻和发展水平、实际使用效果等五个维度进行编写。
2、但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因为课标中没有重点、难点、课时分配,课标目标规定的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3、用教材教时要适应学生需要,因材施教。
小学教育内容的文化本性
因为小学教育内容选自人类文化而筛选的,所以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文化本性。 (一)文化精华:
1、再生性文化:原生文化经过社会和个人需要反复筛选,再生过程中发生积极(创新结构和功能)或消极嬗变(偏执某种取向,文化水平退化到低级阶段,结构和功能退化)。创造性or退化再生取决于再生者的素养(选择标准、技术和方法)
2、简洁性文化:从文化中选择而生成的小学教育内容往往具有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全息性,如何凝练是内容研究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优化的学习条件
在被选择和组织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获得了区别与一般文化客观规定性—养育价值。 简洁性而具有养育价值功能的内容,这就解决学习无限性与学习条件有限性的矛盾 (三) 师生活动的共同客体
开展教学和课外活动始终依托内容 (四)权利载体
自社会文化,其选择与社会公平有内在关联,面对教材文化沉默师生创造性重构和创造。
教育内容的取向的(争议和分歧)
受教育价值观、功能观、知识观影响,呈现4种不同取向 (1)形式和实质争议:
形式:重视内容训练价值,选择依据是官能训练及其迁移价值。 实质:重视知识价值,丰富学生知识,知识授受为目的。 (2)人文与科学分野
人文知识:引导追求人的价值、尊严,系统性,理论性和深刻性;启发人们自我反思和修养 科学知识:坚持价值中立、理论普遍、逻辑严密。是社会和个人有效发展力量源泉,孕育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3)显性与隐性对峙
显性:以自然、人文学科形式存在,以多样载体进行有效表达和传递,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 隐性:缄默知识,不能清晰表达、有效转移的,与显性知识相对的知识类型。只可会意不可言传,比如说信念等。是很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具有相当复杂的性质、功能和类型,它们支配整个认识活动并为之提供知识信念,长期忽视而陷于盲动状态。 (4)实用和虚用分歧
实用:与人日常层面的生活世界,主要关涉吃喝住行和人际交往等日常生存,物质实用性知识 虚用: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主要关涉个体丰富精神生活和个性的自我完善的精神财富、滋养品 当前小学内容基本取向 (1)全面性与基础性兼顾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是启蒙阶段,选择和组织8种类型其中最基础的文化精华,做到全面性与基础性兼顾。
(2)确定性与灵活性共生:具体体现,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创生和开发校本课程 1、确定性
内容选择全面性与基础性兼顾基本取向;教育目标决定内容基本定向; 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提供较为确定内容,以保证着内容的基本品质。 2、灵活性
不同区域、不同小学的发展状况不同,不能很好适应地方和学校
学习需要种类是多样的,既有普遍、一般需要;也有个体、特殊需要; 学习需要是动态发展的,既有稳定不变的需要;也有随机出现的需要。
在统一确定之外,针对实际具体学习需要,灵活开发出相应内容,以增强针对性
小学教育内容的特点
(1)基础性,小学是基础教育,相对于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表现鲜明的基础性特征,学习基础性的知识,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
(2)全民性,指向所有适龄的儿童,是在他们可以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3)全面性,面对的是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尽可能促进全面发展,向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必定是全面的。
(4)启蒙性,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反映内容也必然具有启蒙性。主要在思想品德、在学习知识、在身体素质方面表现出启蒙性。
结合实际,论述小学教育内容的研制策略 一、教材内容处理策略 (一)尊重、研读教材
教材内容经相关专家精心选编的文化精华,经过细推敲、斟酌、精心挑选的,作为课程标准的载体,供师生使用。但是再完美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概括课目知识,彻底反映结构和适宜任何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