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黄甫全小学教育学原理浓缩背诵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础环节,发挥奠基功能,当代教育体系连续性和连贯性,奠定基础功能增强。

2、 为社会发展奠基: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发展,小学教育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

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经过小学教育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小学教育活动特性

(一) 小学教育的心理规定性

开展活动内在逻辑:无逻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

心理逻辑优势:面对的是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未来发展尚未确定的小学生,教育活动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如何促进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1、树立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意识:

(1)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认知领域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特别需要关注认知规律

(2)顺应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利于学生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例子1思维感性,抽象思维不发达,但能凭借具体材料进行逻辑运算,教师要提供充分感性材料,让他们经历“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编码-长时记忆”的认知过程,获得相应知识和方法,并建构起相应理解。

例子2思维概括能力弱,学习抽象概念,提供众多、广泛具体材料丰富感性认识;提供变式材料,提高概念的概括程度,同时适时提供反例材料,以反击正,提高辨别程度。 例3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好新的个性心理倾向。创造生动活泼的活动,喜闻乐见的游戏,丰富多样的操作活动;比赛,运用多姿多彩的故事、悬念、谜语等

(3)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在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的有效发展。彰显教育活动发展心理的价值

2、创新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方法:开展教育活动需要灵感点燃,需要想象驰骋,需要创新追求,同时,灵感,信心也来自于不断的模仿和持续的思考。

采用超市买铅笔的情境引入十进一的数学问题,通过真实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领悟出来。 《狐假虎威》分角色朗读基础上引入模拟表演的形式。 小学教育的特征

(1)儿童化。应该善于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善于将教育的内容儿童化,采取儿童化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化为儿童的自我教育。

(2)自动化。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当辅导员的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自动化,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理解。

(3)个性化。培养与发个性特长,现按照现代教育观点,要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让孩子们学会表现自我,就是鼓励他们把四肢五官调动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地点、条件充分表现。强调个性化,要注重“创造”,要创造性地工作,进行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创造。

(4)艺术化。一是语言的运用。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孩子,根据不同的场合组织自己的语言,说话注意语气、语调等等。二是气氛的组织。鲜红的旗帜,响亮的鼓号,整齐的队伍,庄严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有了好的气氛能增强教育效果。三是情景的利用。

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教育模式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未脱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仍没有得到大多数的人所认可。

(2)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差异导致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东部沿海和西部教育差异较大。

(3)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

(4)社会发展变化导致的许多不良习惯和作风,对学生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教育平等

定义: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国际化

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即教育模式是由一定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课程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 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育观念

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 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

指国际组织或国家政府提出的对儿童应有的观念,通常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表达。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四条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高尔顿,认为教育不能改变儿童天生的遗传素质,只能加速或延缓儿童的遗传素质的实现,发现固有优秀素质,保证充分发展。

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华生,代表观点:不否认儿童的发展需要依赖一些遗传素质,但坚决否认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

结果是肯定发展可塑性的同时,将儿童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动塑造地位上。

3、 辐合论的儿童观,代表人物,吴伟士,代表观点:儿童发展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后现代理论的儿童观

代表人物:西蒙斯坦,主要观点:

1、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可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的结果。

2、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其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 3、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全身心关注当前的现实。 4、儿童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

6、 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 6、儿童对情景具有依赖性。 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1、儿童是花朵,承认儿童的个体,承认儿童的差异,脆弱的,易受伤害的,是需要保护的。 2、儿童是小天使,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儿童是纯洁而美好的,二是认为儿童又是神秘而遥远的。优点:肯定了儿童的纯洁美好的天性,缺点:把儿童看的过于神圣,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教师的课程观

指教师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课程的概念、编制、实施和评价等各方面的认识。

1、课程功能,认为课程功能是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过程。

2、课程结构,认为应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课程评价,淡化甄别和选择功能,应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课程管理,课程适应性,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二、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改教学观

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班主任

(1)定义:班级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成长的教育者;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2)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学期开始,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重点,安排好各项工作。

②了解和研究学生。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

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制订课堂常规,建立批评表扬和学生学习手册等制度,共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

④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要配合有关教师开展好课内外体育活动。

⑤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关心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⑥领导班委会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⑦依靠并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既要尊重团队组织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作用,使团队组织成为班集体的核心。

⑧作好家长工作。通过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座谈会等,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要求协调一致。对家长不适当的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

⑩处理班里的日常工作。如批准学生请假、安排值日、检查课堂常规、审查班级日志、组织早操和课间操等。 个别学生思想辅导

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和班主任工作总结

如何建立家校合作学习活动 (一)家校合作

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庭和学校是合作中的双主体,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家校合作过程体现着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同时,也体现着学校对家长以及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二)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开发 1、明确各方合作的地位和任务 2、增强合作意识

3、合作制度以及有效组织

4、开展家长课堂或创办家长中心,系统培训。 5、提高素养,促进沟通交流艺术 7、引导学生参加家校合作

(5)家校合作要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途径 在现代学校制度下,不能仅仅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等传统家校合作形式方面,形成家校合作定期沟通机制,让家校合作制度化。在这一方面,我国可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 除了丰富和发展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等传统家校合作内容之外,还可以采纳一些新的家校合作内容,如时事通讯、“星期五折叠式文件夹” (Friday folder) 、“教师———家长对话杂志(parent/teacher dialogue journals) 、学校公开日或者开放日等等

小学师生关系

1、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小学生十分依赖老师,认为老师说的话就是对的,老师的话甚至比父母说的还管用。 2、师生关系的稳定性较强:在小学阶段,师生之间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巩固下来了。 3、师生关系简单: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比较单纯,因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简单的。 4、师生关系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期望与信任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进步、人格形成等产生着重大影响。

5、师生关系的向师性:小学生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黄甫全小学教育学原理浓缩背诵笔记

基础环节,发挥奠基功能,当代教育体系连续性和连贯性,奠定基础功能增强。2、为社会发展奠基: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发展,小学教育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经过小学教育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活动特性(一)小学教育的心理规定性开展活动内在逻辑:无逻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uc117e75w7b3ef97wu606i7k4ff8500ze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