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山东日照市二模)图1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图2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2.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和工业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 D.工业区和住宅区 3.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 ) A.绿化带 B.垃圾站 C.市民广场 D.高级住宅
解析:第1题,地价大体由北向南递减,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第2题,对工业区而言,铁路为有利因素;对住宅区及商业区而言,铁路为不利因素。第3题,工业区、铁路对住宅区和商业区有一定的污染,宜通过卫生防护带进行隔离,卫生防护带的最佳方式是绿化带。
答案:1.D 2.A 3.A 读下图,回答4~5题。
4.该地可能位于( ) A.山东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辽东丘陵
5.某房地产开发商计划把甲处果园建成高级住宅区,其理由是( )
①沿河分布,地形平坦,利于耕种 ②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通风、采光条件好,风景优美 ③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 ④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甘蔗、桑树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四个选项
1
中只有珠江三角洲符合条件。选B。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并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又远离工业区,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选D。
答案:4.B 5.D
(2015·四川绵阳二模)安徽省明光市(县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江淮分水岭北侧,东与江苏省相邻(如下图所示)。京沪铁路在明光境内设站;蚌宁高速公路贯穿明光全境。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示范围内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光市的服务范围比蚌埠市、连云港市的大,比合肥市、南京市的小 B.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合肥市、南京市次之,明光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C.南京市、连云港市的服务种类最多,蚌埠市和明光市的服务种类最少 D.与明光市等级相同的城市数目最少,与徐州市等级相同的城市数目最多 7.交通运输对明光市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 ①加速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增强了南京、蚌埠对其的辐射带动能力 ③加快了内城区的衰落和外城区的扩大 ④扩大了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等级越低的城市则相反。由图可知,明光市的城市等级最低,合肥市、南京市的城市等级较高,上海市的城市等级最高。故B项正确。第7题,该城市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不会产生内城衰落问题;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广泛,故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范围并不会扩大,相反会随着城市化土地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6.B 7.A
(2015·福州市模拟)读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回答8~9题。
8.有关四大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城市人口最多
B.欧洲、北美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与平均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
2
D.亚洲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最多
9.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同步 B.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C.增多城市数量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城市化的唯一措施 D.城市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城市问题
解析:第8题,北美洲城市化水平高,但由于人口总量少,所以不是城市人口最多的大洲;由图可知,欧洲、北美洲的城市化速度为正值,说明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只是个别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亚洲城市化水平比非洲高,城市化速度也比非洲快,故C项错误;亚洲城市化速度快,且是人口总量最多的大洲,所以亚洲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最多。第9题,工业革命后,城市化速度迅速提高,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目前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水平的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促进城市化的措施有增加城市数量和扩大现有城市规模等;城市化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城市问题。
答案:8.D 9.B
下图是2014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 ) A.甲 乙 B.甲 丙 C.丙 乙 D.乙 甲 11.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出现城与城之间流动的现象,对人口城与城之间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人口快速增加 B.产业快速转移 C.城际高速交通的发展 D.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解析:第10题,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0万/(0.5+0.3)%=1 250万,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5万/(0.5+1.5)%=250万,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5万/(1+3)%=375万。第11题,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城市群内人口在各城市之间流动,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际高速交通的发展。
答案:10.A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5·南京市二模)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3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9分)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7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6分)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2)兴建钢铁厂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3)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 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虽污染空气但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下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 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绿化带,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13.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4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6分)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
4
方面推进?(6分)
解析:(1)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2)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3)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4)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5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2)限时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