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高煦照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含义、特征,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县域经济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098-04
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我国县域面积约8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93%;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3%。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围统筹安排社会经济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备的基本单元。其含义主要包括: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在一定的空间围进行的,这种围是由县级行政区划所决定的,是县级政府管理围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2.县域经济是综合经济。县域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信息业、金融业、餐饮服务业等各个产业部门。3.县域经济是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既不属于宏观经济系统,也不属于微观经济系统,而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又不完全等同于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首先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特征,此外,它还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1.农业性。县域经济虽然包括多种产业部门,但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农业经济活动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县域的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农业人口构成了县域人口的主体。2.综合性。县域经济包括各个产业部门,各种经济成分,包括财政、银行、税务、物价、工商等经济职能部门和各种社会管理机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3.层次性。县域经济中的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构成了县域经济的三个层次。村级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环节,属于基础层;乡镇经济是处于县城经济和村级经济之间的层次,属于中间层;县城是县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的中心环节,县城经济因此属于中心层。4.差异性。不同的县域之间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5.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和国家
Word文档
`
的政策性因素等,造成了我国县域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既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又有不发达的县域经济,还有落后的县域经济。并且,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不平衡性呈不断加剧的趋势。
二、农业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解决主要问题。就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而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农业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问题。易斯在考察了印度和埃及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后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现代工业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形成了社会的二元经济结构。前者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产生利润,工人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后者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如果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在我国,仍存在着十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分布于大中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与以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广大的县域经济受到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速度缓慢,传统的农业部门占绝对比重。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提高现代工业部门在县域经济的比重,降低传统农业部门的比重。具体讲,县域经济发展可归结为“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将改变县域的经济结构,农村城镇化则会使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得以改观。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人多地少,加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县域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在这一问题上有一种误解,即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这种理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我国不少城市中一些都市村庄的村民,城市近 郊的一些失地农民由原来的农业人口转为了非农业人口,但并没有工作可做,结果是由原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前后都属于失业人口,并没有实质性变化。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是由农业产业部门向非农业产业部门的转移,由失业到就业的转移。实现这种转移,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形式。异地转移主要靠劳动输出进行,这种转移方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开阔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就地转移就是离土不离乡,这种转移方式风险较小,成本较低,但农民与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少。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转移方式,或者两者并举。 四、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和手段、基础和动力。只有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Word文档
`
(一)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在要素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些相同资源的能力。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在大区域中,吸收资源、利用资源和争夺市场的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是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竞争中取胜。因此,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在要素。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完全适用于我国县域竞争力的研究。因此,县域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大方面。核心竞争力包括县域经济实力、经济管理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三个要素。经济实力是县域的整体经济规模的大小,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能力。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是对经济实力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次的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基础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包括基础设施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两个要素,反映着县域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成长的能力。环境竞争力包括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竞争力三个要素,它们是县域市场、体制、法律、政策环境的反映。上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三大容、八个要素构成了县域竞争力的框架体系。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县域经济是以传统的农业经济部门为主的,竞争力水平相对更低。在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县域竞争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提升县域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县域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缩小县域之间竞争力的差距。 1.县域竞争力提升的一般途径。国际两大竞争力研究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十大要素:创建一个稳定且有发展空间的法制环境;构造具有柔性和弹性的经济结构;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促进私人储蓄和国投资;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力;政府和服务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上努力创新;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之间的合理关系;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稳定优化;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提高高中等教育水平,包括加强劳动力的终身技能、素质教育以及长期培训;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间的整体协调,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提高。国竞争力研究权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评价与研究中心提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是政府。这些理论指出了我国县域竞争力提升的一般途径。
2.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上,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六种基本类型:(1)重点集中战略。重点集中战略是指要将区域的有限战略资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有限几个战略关键点上,尽快在这些方向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战略。(2)特色战略。特色战略又称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培育和强化区域的经济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战略。(3)定位战略。定位战略也可称为虚拟战略,是指通过在大区域围中对本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并使这一定位得到大区域公众所
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