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强化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管理的建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经营管理

关于强化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管理的建议

□??周云华

摘要:在金融“严监管”的大背景下,银行系统“假印真用”“真印假用”案例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资产损失和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吸取亿元罚单的教训,进一步强化印章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以案为鉴、以规为范、以人为本,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部署和实施印章管理工作,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力,进一步提升印章使用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行政印章,行之重器,是商业银行对内对外行使权力、许诺义务的凭证。行政印章使用,具有高度的严肃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及其他纠纷,对商业银行声誉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甚至引起数以亿计的国有资产损失。因此,要从防范重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出发,在全行范围内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坚持制度性、审慎性、独立性原则,严格落实涉印管理、用印审批等各项规定,坚决管住用好行政印章。

一、高度重视涉印案件中暴露的风险

近年来,金融“严监管”成为关键词。2017年,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曝出“侨兴案”,员工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涉案金额120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100亿元,最终被银监会开出7.22亿元的巨额罚单,刷新了银监会千万元罚单的记录,亿元级罚单出现。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大浪淘沙已是大势所趋,小印章一旦管理失当,必定会引起大问责,让金融机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背上难以翻身的“五指山”。从近两年中国银行业曝光的一些涉印案件可以看出:一是杀伤力大。以“萝卜章”为纽带的内外勾结频频出现。银行内部员工以工作人员身份使用“萝卜章”骗取客户、骗取银行资金,产生了“假章真用”的问题,又往往构成表见代理,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资产损失和声誉风险。二是集中性高。在业务上,主要集中在票据和理财等专业要求较高的领域。在层级上,主要集中在基层分支机构。可见,从上层管理中心到基层经营中心,制度执行力因业务的具象、考核的加压、盈利的驱动而层层衰减,导致“重业务轻内控”问题发生。而在与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金融2019年第8期 总第438期

客户“面对面”的经营第一线,印章使用频次高,鉴伪能力和技术有局限,且有了银行工作人员身份的信用加持,犯罪行为更易得逞。三是潜伏期长。涉印案件往往是其他案件的伴生风险,很多还是慑于领导权威的“人情章”,作案手法隐蔽,往往因外部纠纷、诉讼甚至舆情才发现,这为内部控制事前防范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二、行政印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印章用印事项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印章大量使用于信贷业务,农行C3系统(信贷系统)业务审核与用印审核存在系统割裂,印章保管人员因业务素质短板,对信贷业务的材料真实性仅能根据系统上传文档作审核。而信贷和信用卡业务,涉及业务用印资料较多,用印数量较大。以房贷业务、特约商户协议批零用印为例,很难要求经办人员将相关资料全部扫描上传系统。否则既影响效率,用印管理人员又没有足够时间一一审核。此外,目前还无相对精细化的用印事项界定表,一些可用文档上下传递、负责人签字代替的事项也往往通过用印形式来进行,直接增加了印章保管人员的工作量。此外,一些出国证明、收入证明、工作证明没有规定格式,也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二)印章管理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行印章使用量大面广,印章保管人员往往年龄较大,且兼职收发文、费用报销、档案整理等工作,在用印材料真实性审核时难以做到尽职尽责。目前,行政印章管理均能做到“双人用印”“双人双锁保管”“三铁一监”,但由于人员短缺落实第三人监印有一定难度。印章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条线人员,仅

8

关于强化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管理的建议

经营管理关于强化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管理的建议□??周云华摘要:在金融“严监管”的大背景下,银行系统“假印真用”“真印假用”案例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资产损失和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吸取亿元罚单的教训,进一步强化印章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以案为鉴、以规为范、以人为本,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部署和实施印章管理工作,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力,进一步提升印章使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tvzj9d4gi4mn0g1mmp04oweh0q68m00oo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