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沈文达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9期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标准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从学生语感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三个层面分析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一、从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出发,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充分把握好学生语感锻炼的最佳时间节点。根据新课改实践理论思想,人的语感是通过大脑皮层内部神经系统来实现的,教学应该和科学符合,加强科学的实践。在方式上,可以选择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们自由阅读的方式,通常来讲阅读的速度要慢、声音要大,这样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细致地体味文章用字、用词、修辞等的精妙所在,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另一方面,把握好语感锻炼的方式方法。结合新课改思想中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有重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选取重点内容让学生们以精读的方式进行感悟。在《怀念母亲》一文的阅读中,作者日记部分是其中尤为精彩的部分。笔者选取这一部分作为学生们语感练习和提升的对象,在领读中有意识地降低语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们对文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通过品读学生们读出了文章的主旨和精髓,读出了作者当时的感悟和情怀。同时,结合新课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教师还可以运用教学辅助手段的方法提升学生们的语感能力。 二、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着眼,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学成为一种师生平等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是实现学生思维锻炼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够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而且有助于带动和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比如,在《再见了,亲人》一文的学习上,笔者提问学生:文中哪些人是作者的亲人?“亲人”们是从哪些方面提供帮助的?作者为什么对亲人依依不舍?文章结尾部分的哪一句话最能展现作者对这种“离别”情怀的表达?通过层层提问,能够将学生们带入到思考的情境中,也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更透彻,这样就更加符合新课改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要求。
结合当前比较有实践意义的新课改课堂教学方式——分组活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分组学习探讨也是提升学生们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