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新课改的顽固派,如果学生的表演恰到好处,又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比如我市公开课中出现的学生以战地记者采访方式表现二战历史和一些戏剧表演就很成功。 第二类,你来我“做课”,你走我“上课”。山东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他们区里,区教研员是经常到学校听课的,而教研员对课的指导一贯强调“少讲,甚至不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因此,只要有教研员听课,老师们一节课一般只讲十几分钟,其余时间放给学生去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人听课,我们还是按老办法来上课,否则的话,一堂课总是表演来表演去,花招不少,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怎么办?”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人听课,就拼命“排练”,平时则又我行我素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向这种游走于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之间的做法,很无奈,也很悲哀。
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巨大反响,成绩显著。我市初中在新课程实验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在全省推行。说实话,在高中课改方面,我们都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对初中课改的不断研究、总结以及对其他省市高中课改的学习借鉴中,本人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相对与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由传统历史教学向新课程转变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历史教学与新课改的关系上尤为突出。本人就此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一、教学理念:由传统理念转变为新理念,是实践新课改的前提 新课程毕竟起步不久,许多老师对新课程了解的并不多,即便是在课改区,一些老师也只是
第页码页 ./. 总共总页数页
被动地参与。我想,我们老师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参与新课改,将是很危险的。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评课也大多从教师的“教”这方面出发,应该说,“教”的如何确实是我们教师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但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我觉得应该完成以下理念的转变:第一,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选择地重点培养一部分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二,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而要着眼于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第三,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施行“标准化”教育,让所有的学生按同一标准达到同一目标,而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第四,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否则,我们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
第页码页 ./. 总共总页数页
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教学理念上由过去的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那么,我们的新课改实施起来就会顺利的多。 二、课堂教学:借鉴传统,开拓创新,是实践新课改的保障 我们教师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后,应该有创新思维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毕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即使教师的理念再新,如果无法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法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受益,那么新课改就会犹如纸上谈兵,名存实亡。 笔者在听取了我市一些新课程观摩课和在山东工作的一些朋友的反馈情况来看,有三类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类,表面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无物。新课改的精髓,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独立,在独立中创新。但是,学生的参与性决不能简单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比如老师的讲解虽然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方面仍然有着其不可否认的优势,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它也一直被广泛应用。但在我们一些课改区,似乎只有老师讲的越少甚至不讲,才越能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有的学校甚至还硬性规定每一堂课只能讲十五分钟甚至更少。还有的完全将一切放给学生,不切实际地强调自主学习,甚至出现了任何内容的教学都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做陪衬的局面。课堂要有一定的表演,但得适度。有人主张,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但是,牺牲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必然是肤浅的。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尝试,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一旦做过了头,总让人担心又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本来提倡百花齐
第页码页 ./. 总共总页数页
放、张扬个性的“新课改”引到甚至是逼到了另外一条死胡同——从一种僵死的模式引入到另一种僵死的模式。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人绝非新课改的顽固派,如果学生的表演恰到好处,又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比如我市公开课中出现的学生以战地记者采访方式表现二战历史和一些戏剧表演就很成功。 第二类,你来我“做课”,你走我“上课”。山东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他们区里,区教研员是经常到学校听课的,而教研员对课的指导一贯强调“少讲,甚至不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因此,只要有教研员听课,老师们一节课一般只讲十几分钟,其余时间放给学生去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人听课,我们还是按老办法来上课,否则的话,一堂课总是表演来表演去,花招不少,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怎么办?”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人听课,就拼命“排练”,平时则又我行我素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向这种游走于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之间的做法,很无奈,也很悲哀。
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巨大反响,成绩显著。我市初中在新课程实验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在全省推行。说实话,在高中课改方面,我们都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对初中课改的不断研究、总结以及对其他省市高中课改的学习借鉴中,本人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相对与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由传统历史教学向新课程转变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历史教学与新课改的关系上尤为突出。本人就此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一、教学理念:由传统理
第页码页 ./. 总共总页数页
念转变为新理念,是实践新课改的前提 新课程毕竟起步不久,许多老师对新课程了解的并不多,即便是在课改区,一些老师也只是被动地参与。我想,我们老师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参与新课改,将是很危险的。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评课也大多从教师的“教”这方面出发,应该说,“教”的如何确实是我们教师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但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我觉得应该完成以下理念的转变:第一,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选择地重点培养一部分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二,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而要着眼于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第三,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施行“标准化”教育,让所有的学生按同一标准达到同一目标,而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第四,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第页码页 ./. 总共总页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