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海市静安区地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下题。
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的是( ) A.开拓国际市场 C.吸引国外资金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公司①阶段产品“走出去”,②阶段销售“走出去”,主要发展目的是开拓国际市场 ,A对。此时主要方式是接收订单,代工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形象,B错。吸引国外资金是手段,不是目的,C错。降低生产成本是产业转移的目的,D错。 【点睛】
该公司①阶段产品“走出去”,②阶段销售“走出去”,在国外建立分公司,主要发展目的是开拓国际市场。此时,主要方式是接收订单,代工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形象。降低生产成本是产业转移的目的,不是产品走出去的目的。
2.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建立品牌形象 D.降低生产成本
1.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 A.降水 C.蒸发
B.下渗 D.蒸腾
2.树干液流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云层厚度 C.温度高低 【答案】1.D 2.D 【解析】
1.本题考查水循环过程。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因此树干液流形成的关键是“叶片失水”,叶片失水主要的促动环节就是植物蒸腾。蒸腾是指植物体表(主要指叶子)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树干液流密度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如图所示,树干液流密度呈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变化。晴天北京时间9时至15时液流密度上升,说明此段时间蒸腾量大于根系吸收汇集土壤水量,15时至22时液流密度下降,说明根系吸收汇集土壤水量大于蒸腾量,22时至次日9时液流密度保持低值说明蒸腾作用很弱,以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为主,且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白昼的差异也较大,可知其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D对,A不对;其变化虽与温度变化也有关,但图示表明树干液流夜间的稳定变化与温度的实际波动变化不一致,C不对;土壤黏性与树干液流关系不大,B不对。 故选D。
3. 图甲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土壤黏性 D.太阳辐射
1.甲图张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阻挡雨水杂物 C.防止人为践踏
B.美化城市环境 D.减少建设成本
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安全问题 C.拥堵问题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该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种植池和路面之间的路缘石明显高于路面,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混杂及随意踩踏的不文明行为等城市现状,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选:C。
2.该设计由以前的地面平坦变成阶梯,存在安全问题,故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城市植被对城市大气起到净化作用,但是种植池的变化不是解决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城市拥堵问题主要是城市道路方面,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使种植池低于路面,主要解决的是城市内涝问题,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4.裕廊岛位于新加坡本岛西南部,以填海造陆方式连接而成,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建成新加坡的石油化工中心,是新加坡发展石化工业的专业用地,炼油业主要是壳牌、埃克森美孚和新加坡石油。结合裕廊岛石油化工中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B.大气污染问题 D.内涝问题
1.新加坡将裕廊岛建成该国石油化工中心,是因为该岛 ①交通位置重要 ②人口众多 ③与市区分离 ④盛产石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