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学课例编号 课题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 教学人员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理解分支结构的思想; 2. 通过编写和调试程序,掌握单分支if和双分支if-else语句的格式,理解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3. 了解分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支结构的思想; 2. 掌握单分支if和双分支if-else语句的格式,理解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3. 了解和体会分支结构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if语句的嵌套使用,理解各分支间的逻辑关系及执行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复习顺序结构及其特点。 顺序结构特点:程序的执行按照语句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 2. 提出问题,引入分支结构。 科 分支结构 书名: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一 复习引入 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根据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处理。例如:在“自助式人行过街红绿灯”问题中,红绿灯在“按钮被按下”时,会被启用;再如输入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出体重指数BMI的值,这个值表示身体状态正常、偏瘦,还是偏胖呢?就需要根据值的范围,给出不同的提示;要进入微信,邮箱,成绩查询系统等,
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才可以成功登录。要解决这些问题,程序设计时需要利用一种新的结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结构——分支结构。 1. 结合例题讲解单分支if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 例题:输入某学生信息技术考试成绩(0-100),判断其是否通过考试。60分及以上通过考试,输出“pass”,60分以下则输出“fail”。 (1)分析问题,引出实现分支结构的语句——if语句。 (2)讲解if语句的格式,流程图表示及执行过程。 (3)使用if语句完成例题。 2. 双分支if-else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 (1)分析1中代码执行过程,引出双分支if-else语句,并通 过流程图讲解其执行过程。 新知讲解 (2)使用if-else语句完成例题。 3. 总结分支语句注意事项: (1)表达式后要有冒号“:”; (2)当语句块为多个语句时,所有语句严格遵循相同的缩进; (3)表达式可以是关系表达式,也可以是逻辑表达式。
实践活动一: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重指数BMI评分表,高一年级男生BMI指数在[16.5,23.2] 范围内为“正常”等级。完善程序,能根据输入的身高和体重,输出其BMI值是否正常。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根据身高体重计算BMI值的实例。 2. 在上节课程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运用双 分支结构编程调试。 (1)分析问题: 我们将计算出的体重指数BMI值存储到了变量bmi中,接下来需要判断bmi值的范围,根据范围选择输出BMI是否正常的提示。 (2)设计算法: 根据对问题的分析,采用双分支结构设计算法。 (3)编程调试: 实践活动 编程实现算法并进行调试,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3. 进一步提出问题: 如果BMI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如何设计算法给出“偏瘦”或者“偏胖”更具体的提示呢?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讲解if语句的嵌套使用。 实践活动二: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显示“登录成功”,否则显示“您的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运用分支结构编程调试。 1. 分析问题: (1)需要几个变量存储数据?
高一【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分支结构(第一十一课时)-教学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