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分析及研究
作者:胡念
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02期
【摘 要】小学机器人教育是现如今比较受关注的课程内容之一,是指学校主要利用各项实验设备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合作完成某项实验,活动中的问题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课程的特征来开发机器人教育的校本课程。本文主要从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分析及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36-01 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机器人教材主要以科技信息、物理等各个学科为依托,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特点为前提,旨在提升本校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协作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逐渐由单一的形式转变为复杂的形式,学生、教师、学校三者不断互动,实现创新教育。 1 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1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学习。这里所说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针对教师,因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学校购买了相关的机器人理论书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玩具机器人制作》《机器人制作编程》等,还有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活动资料,在这些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教师对于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找到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小学机器人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将其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一般来说,每周需要有一节机器人课程的必修课,同时每周一节选修课,再加上每周一到两次的机器人社团活动。为了给机器人教育研究项目一定的研究空间,研究人员可以成立工作室,形成统一的领导,统一的资金支持。硬件的配置由专门的机构来提供,将机器人教室与机器人工作室相结合。另外,公开课也是一种提升研究效率的重要方式。在机器人课堂当中,教师通过说课将自己的讲课方式以及重点难点传递给学习者。听课教师之间可以开展讨论,由专家和学者进行点评,为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社团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方式,在社团活動当中,研究人员可以充分论证研究成果,并且及时地改进和完善。 1.2 教材与学校文化相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适应当地教育方式,培养本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实现机器人教育功能的优化,提升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建设水平,研究人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化特征与校本教材的编写,深入实践,不断探索,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教材编写。已有的机器人教材不同版本之间存在着差异,研究者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文化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知识框架的搭建,相关编程原理的细化以及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的培养都是编写者要考虑的内容。每一学期机器人课程的数量、教师的上课方式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等方面也是编写者要考虑的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复杂程度较大、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需要结合多名编写者的智慧,同时融入学校文化;其次,校园机器人文化。机器人文化将校园精神文化与科学文化融于一体,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园环境等方面需要符合机器人文化的特点。在具体的项目实践当中,学生可以通过竞技、比赛、辩论以及社团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宣传。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来获得更多机器人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深入到研究实践当中来。 2 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 2.1 课程标准修订不完善
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要明确课程的计划性、教育性,还需要完善课程的科学性。但是,现如今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对编教材和教教材进行强调,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进行要求。可见,课程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机器人课程本身是一项较为自由、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其特殊性较为明显。因此,课程标准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对各个方面的要求要落到实处。 2.2 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学校中校本课程的研究人员较多,但是很多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因此在机器人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欠缺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由于教师的经验不够,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也是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惑之一。
总而言之,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是一项大工程,相关的研究人员要根据机器人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综合考虑,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出与学校文化相协调一致的机器人校本课程。虽然在实际的研究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研究人员必然能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