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This paper attempts an analysis of avoidance phenomen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have applied avoidance as an important learning strategy, which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iciency.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help learners to overcome language foss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一、引言
二语习得中的回避现象是由Schachter (1974 )首先提出的,Schachter调查了不同学习背景的成人学习者,发现以汉语和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使用关系从句时比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二语(L2)学习者更少犯错误(见下图)。经过观察,她发现中国人和日本人很少使用关系从句,因为他们的母语中缺乏与英语一致的关系从句。汉语与日语中的限制性关系从句一般位于被修饰语的左侧(left-branching), 而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中的关系从句位于被修饰语的右侧(right-branching),与英语的结构是一致的。因此,Schachter认为这种母语(L1)与英语(L2)的差异,使母语为汉语和日语的学习者回避使用关系从句这一现象。Levenston称之为“表现不足”(under-representation)。
Relative Clause Production in Five Languages (Schachter, 1974:209)
以上是五组不同母语的英语学习者运用限制性关系从句的情况。可见,中国和日本的学习者使用关系从句时,比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要少得多,这似乎违背了对比分析假设理论。对比分析假设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语言之间的差异,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导致错误的根源,但是中国和日本的学习者的使用频率要低得多。因此,通过对L1和L2之间的对比分析,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能够预示学习者在理解上的错误和对某种结构的回避。 回避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Kellerman(Ellis,1994)区别了回避现象的两种类型:(1)学习者粗略懂得一些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但并非完全掌握,对目的语的理解有难点和疑点;(2)学习者懂得目的语的使用规则,但发现在某种特定语言环境下使用较为困难;(3)学习者懂得说什么和怎样说,却不愿确切说出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表达可能引起对母语文化中行为准则的轻视。这是由于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致。由此可见,回避现象的产生与学习者的母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掌握程度以及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所持的态度等因素有关。 二、回避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的表现
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没有完全掌握,在需要表达超过他们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
时,就会消极地处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有意识地使用较简单和较熟悉的词汇或语法,以求得语言上的正确性。例如:学生会回避使用新的难的词汇,而代之以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者用简单的词汇加以解释的方法来回避这些词汇的使用。
在句法结构上,学生回避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型,与母语中差别较大的结构以及母语中不存在的结构。
例如:多使用简单句,少用复杂句;多用主动态,少用被动态;多使用正式语体的句子,少使用非正式或口语化的句子。其结果是:句子缺乏变化,文章行文枯燥乏味。这表现出学习者对二语某种结构的偏爱,而同时回避使用另外一些结构,Levenston(1971)分别称之为“过度着迷”(over-indulgence)和“表现不足”(under-representation)。回避策略的使用使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严重不足。
三、回避现象对学习者语言的影响
对某些结构的过度依赖,而对另一些结构的排斥,会影响学生对新的语言知识的习得。Bickton(Ellis,1994)指出,学习者缺乏吸收和使用L2的机会,就会使L2僵化。对一些语言结构的回避使用,使得学习缺乏新知识的输入,即使有输入,他们也很少运用这些知识,久而久之,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使语言水平在低层次徘徊。正如Selinker(Ellis,1994)指出的那样,“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掌握不能达到目的语水平,某些语法规则就会僵化”(fossilize)。即他们的英语水平不能达到中介语的
另一端。语言学习中回避做法使学生无法进一步提高语言知识,使其语言水平停留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造成语言的僵化。 四、回避现象对教学的启示 1.对回避现象的正确认识
回避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有其积极的作用,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当学习者遇到交际困难时,使用回避策略可以达到交际目的,但在外语教学中过分强调回避策略,会使学习者消极地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以降低错误率,这不仅体现在学习者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在各类考试中,部分学习者会把它当作追求高分的应试策略。不仅学生常常使用回避策略,教师也会在考试前,鼓励学生使用这种策略,尤其是在作文考试中。这种对难点的回避行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势必产生消极影响。语言的应用能力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重复上,难以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要以牺牲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代价而取得一时的高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向学生讲清楚回避策略的积极与消极作用,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中的难点,形成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影响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
语言学习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有丰富的、自然的目的语语料及其相关知识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习得就成了无源之水。所谓大量输入,即大量地读和听,在大量的读和听的过程中,学
习者会自然吸收许多有用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子、语段、词形变化规则和说话规则等。这种大量的自然输入,自然的吸收,不要求接触的全输入,输入的全吸收,吸收的全输出,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幼儿,也是克拉申等学者提出的第二语言教与学的“自然途径”(Natural Approach)。但这种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且是“i+l”的水平(i为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i+l即略微超出现有水平),这种难度适中的大量的输入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即使有了“可理解性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就能习得之,教师还要注意输入的内容、方法以及输出等问题。教师应做到:利用各种辅助手段及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输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使用目的语教学;不要强迫学生过早输出,允许有“沉默期”(silence period),但一定要鼓励输出;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焦虑、担忧、胆怯等,增强学生对语言输出的自信。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语言结构
教师在口语与协作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词汇和新句型,例如:教师可以把新的单词、词组及句型列出来,要求学生在口语或写作练习中应用进去;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构词规律构造新词,或使用句子模式造句,以及活用课文结构写作文。这样,“输入”的知识,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顺畅地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内化”成为其“习得的语言能
力”。
4.对学生语言输出的正确反馈
教师在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不同的语言结构的同时,应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出正确的反馈,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消极地采用回避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对此应持宽容的态度,但是,正如Chaudron所说的那样(向朝红,1999),“如果太强调内容而忽视学生的语言形式错误,第二语言的交际就会以某种方式阻碍第二语言的成功发展”。故此,正确的反馈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最佳的反馈应该是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肯定的情感反馈鼓励学习者继续尝试新的语言知识,而否定的认知反馈示意学习者有必要做一些变化和修改。 五、结束语
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采取回避行为是他们对目的语感到困难,消极地处理语言难点造成的。回避策略的使用有其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自然回避策略可以达到交际目的,但在外语教学中若过分强调回避策略,令学习者消极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会使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外语学习不利。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期不断提高外语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