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判断A,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B;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C;根据方差的性质,可判断D. 【详解】
解:A、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上可能获得获得金牌,也可能不获得金牌,是随机事件,故A说法不正确;
B、灯泡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只能适合抽样调查,故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故B符合题意;
C、了解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大致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说法错误;
D、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4,说明甲组数据的波动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小,不能说明平均数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随机事件及方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12.D 【解析】 【分析】
画图,找出G2的临界点,以及G1的临界直线,分析出G1过定点,根据k的正负与函数增减变化的关系,结合函数图象逐个选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
解:一次函数y2=2x+3(﹣1<x<2)的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
N(﹣1,2),Q(2,7)为G2的两个临界点,
易知一次函数y1=kx+1﹣2k(k≠0)的图象过定点M(2,1),
直线MN与直线MQ为G1与G2有公共点的两条临界直线,从而当G1与G2有公共点时,y1随x增大而
减小;故①正确;
当G1与G2没有公共点时,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线MN,但此时k=0,不符合要求;
二是直线MQ,但此时k不存在,与一次函数定义不符,故MQ不符合题意; 三是当k>0时,此时y1随x增大而增大,符合题意,故②正确;
G1与G2平行正确,tan∠PNM当k=2时,过点M作MP⊥NQ,则MN=3,由y2=2x+3,且MN∥x轴,可知,=2, ∴PM=2PN,
由勾股定理得:PN2+PM2=MN2 ∴(2PN)2+(PN)2=9, ∴PN=
,
∴PM=.
故③正确. 综上,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次函数中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综合问题,需要数形结合,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逐条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
在数据3,1,1,6,7中1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熟知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是解题的关键. 14.2.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8的立方根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 15.
50008000 =
xx?600【解析】 【分析】
设甲每小时搬运x千克,则乙每小时搬运(x+600)千克,根据甲搬运5000kg所用时间与乙搬运8000kg所用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甲每小时搬运x千克,则乙每小时搬运(x+600)千克,
50008000=. xx?60050008000故答案是:=.
xx?600由题意得:【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关键. 16.0或1 【解析】
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
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 故答案为1和0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注意掌握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 17.3×1 【解析】
因为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的水,如果每名学生一年丢弃一粒纽扣电池,那么被该班学生一年丢弃的纽扣电池能污染的水就是:
600×50=3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立方米. 1. 故答案为3×18.x?2.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去掉分母,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2x?2?,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检验即可求解:
15??2x?1?5x?5??3x??6?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 x?12x?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甲种树的单价为50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40元/棵.(2)当购买1棵甲种树、133棵乙种树时,购买费用最低,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甲种树的单价为x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y元/棵,根据“购买7棵甲种树和4棵乙种树需510元;购买3棵甲种树和5棵乙种树需35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甲种树a棵,则购买乙种树(200-a)棵,根据甲种树的数量不少于乙种树的数量的
1,可得2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再由甲种树的单价比乙种树的单价贵,即可找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详解】
解:(1)设甲种树的单价为x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y元/棵, 根据题意得:
?7x?4y?510 , ?3x?5y?350??x?50 解得:?y?40.?答:甲种树的单价为50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40元/棵. (2)设购买甲种树a棵,则购买乙种树(200﹣a)棵, 根据题意得:a?解得:a?1 ?200?a?,2200, 3∵a为整数, ∴a≥1.
∵甲种树的单价比乙种树的单价贵,
∴当购买1棵甲种树、133棵乙种树时,购买费用最低. 【点睛】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20.①③④. 【解析】
a-b?c??1试题分析:∵x=﹣1时y=﹣1,x=1时,y=3,x=1时,y=5,∴{c?3,
a?b?c?5a??13=﹣3<1,故①正确; 解得{c?3,∴y=﹣x2+3x+3,∴ac=﹣1×
a?3对称轴为直线x??333?,所以,当x>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②错误;
2?(?1)22方程为﹣x2+2x+3=1,整理得,x2﹣2x﹣3=1,解得x1=﹣1,x2=3, 所以,3是方程ax2+(b﹣1)x+c=1的一个根,正确,故③正确; ﹣1<x<3时,ax2+(b﹣1)x+c>1正确,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21.(1)2、45、20;(2)72;(3)【解析】
分析:(1)根据A等次人数及其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乘以D等次百分比可得a的值,再用B、C等次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b、c的值; (2)用360°乘以C等次百分比可得; (3)画出树状图,由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30%=40人, 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2÷∴a=40×5%=2,b=
1 6188×100=45,c=×100=20,
4040×20%=72°(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C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 (3)画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12个可能的结果,选中的两名同学恰好是甲、乙的结果有2个, 故P(选中的两名同学恰好是甲、乙)=
21=. 12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2.(1)y=
123x+x﹣(2)存在,(﹣1﹣22,2)或(﹣1+22,2)(3)点F的坐标为(﹣1,2)、
22(3,﹣2)、(﹣5,﹣2),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1 【解析】 【分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