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夕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2、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直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1.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2.中大西洋工业区(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中心是纽约) 3.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最古老钢铁工业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二)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1.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2.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 3.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1.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2.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 3.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四)日本工业带(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 1.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 2.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大阪、神户) 3.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4.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 2.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 3.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一)第三产业与工业
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二)第四产业与工业
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第五产业与工业
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 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
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 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 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 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异: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2、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3、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一、1.劳动时间缩短和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 2.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表现在饮食、居住、服装等方面。
3.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表现在影视、旅行、交友、服务等。 4.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表现在医疗、防疫、卫生、养老等方面。 5.交通向快速、舒适、安全发展,道路的变化、工具的变化。 6.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十分频繁。 7.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率。 二、1.工业产品需求萎缩(P187) 原因: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如英国。
(2)产品质量的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家电。
(3)技术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汽车工业所需钢材量在减少。 后果:产品积压、经济滑坡、就业困难
对策:刺激消费、加速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 2.工业生产力过剩
原因: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竞争,生产力过剩。
1、行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2、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 3、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后果:1.恶性竞争。2.产品销售困难。3.企业亏损以致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济丰富、生产力强大、市场竞争激烈 对策:组建经济集团、减小贸易障碍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对策: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问题及对策: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 发展趋势: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1)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WTO的建立。WTO的规则和制度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统一制度和规则。随着WTO规则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通讯、运输的价格,使管理成本下降,也使零部件生产的可分性越来越大,使经济全球化不仅在规则上有可能,在技术上也成为可能。另外,目前全世界有4万多个大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的生产和全球化的经营,由于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的领头作用,它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它的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跨国公司实际上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演员、执行者、操作者。
(2)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实际上,新经济是新兴的信息经济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生产力的出现。这场经济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正是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或者说是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并独领风骚,不能不说是由于其走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代表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21世纪,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人类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了有形资产、资源之外,人类还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这就使得人类可以支配的资源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提高,因而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以人为本、知识为本、大力发展新经济,摆脱或者一定程度上减弱传统意义上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将成为主导力量 (3)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已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技术仍是
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发达国家表现为“强强联合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趋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它们都以“国际关系变更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划分”为基础。这种调整格局与经济全球化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贸易领域,而迅速扩大到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纠纷仲裁、资本流动、劳工流动、文化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都将加强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愈益明显。其中,欧美各国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近几年,传统产业——汽车工业在美国GDP份额中只占4%,表明发达国家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保留汽车、机械、家电等传统产品的生产,但全球范围内产业的垂直转移将加快。发达国家将继续把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例如日本计划用20年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德国相继研制出具有21世纪水平的汽车、航空和电子技术产品,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它地区转上被替代产品。
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以及跨国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扩大,将加快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新技术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将面临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第七章
1、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
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二)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三)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4、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城市体系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Pr=P1 rqPr为r等级城市人口数量;r为人口规模等级;q为常数; 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奥尔巴哈1913年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第2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2,第3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3,依此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
一国可以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明显。
5、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原因: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第八章(增补)
(1)简述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1、英语的形成和统一
2、英语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的成分
①8世纪末,丹麦人入侵,带来斯堪的纳维亚语,影响延续300年。
④18世纪后,工业革命兴起,争夺殖民地过程中吸收了各殖民地的新词汇。
③文艺复兴时期,英语又吸收了古代社会及当时欧洲大陆文化的精华,词汇量大增。
②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蒂公爵→ 英国 拉丁语:宗教语言 法语:官方语言 英语:下层社会劳动者用的世俗语言
3、英语的扩散和发展 (2)简述汉语方言区域。
(3)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我国汉语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分为七大语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北方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东北方言:京、津、冀、豫、鲁、辽、吉、黑;西北方言:晋、陕、甘、青、宁、内;江淮方言:镇江以西的安微、江苏;西南方言:四川、云、贵、湖北 2、吴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吴、越语言与中原语言的融合):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