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培网络,改革传统教研模式,助力校本教研
本学期我校参与了国培计划的网络研修活动,这种研修方式是一新生事物,我们很陌生,总是不自觉的把它归入形式主义的范畴。在一个多月的接触中我改变了看法,深刻的体会到网络研修这个新的网络学习交流的方式确实给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带来新鲜的空气,春天的力量。
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在寻找、积累和建构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力求“低投入,高产出”,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长进、发展。要做到这个点,就必须深入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的设计教学,也就是以学定教,最近我利用国培网络平台发起一次教研活动,感受很深,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活动主题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们您有什么妙招? 2、活动目的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持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实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持续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设计既是有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技术和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精心设计好新课程每一节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来了解老师们对学情把握的情况如何?又是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从而指引教学和教研的方向。
另外,我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试一试利用网络来组织教研有什么便利之处?我还奢望能从这个尝试中找到打破教研活动僵局的方法。 3、活动实施过程与工具的使用
首先,我使用网络平台的讨论工具,让老师们针对我的主题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实行交流。接着又使用资源的评价工具来发表老师在这次交流讨论中的意见、看法和收获。。这个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并不复杂,但我人让担心老师们不回应。说实话我开始并不乐观,认为老师们不一定会积极的参与讨论,没想到,网络上很是热闹,当天晚上就有老师参与了讨论。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和平时的会议室教研,点罗汉似的发言完全不一样。
讨论不光热闹,时间还长,随时都有新内容,不论工作时间还是晚上的休息时间,都有老师在积极的参与讨论。
在此次活动中,我还充分体会到了“众人拾才火焰高”这句话的含义,大家热情参与,互相启发,互相碰撞,产生了很多灵感的火花,的的确确产生了很多实在有效的好办法,好设计。 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学习,交流的过程,因为每位老师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角度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可谓见仁见智,这让老师们深切感受到此次教研的意义所在。将这些观点加以整理,就是一篇有意义的教学论文。 4、效果与反思
在这个网络教研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我感受到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过去学校的教研活动实行放大的一个过程,它让全区域的老师都能有条件自主参与到讨论的整个过程当中来,献言献策。线上的教研是线下的教研的拓展和延续,而这样的活动大大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网络研修活动打破了时空界限,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研修形式,让教师有时间参与研修,有空间自由研讨,他给校本研修带来的变化是很大的:
首先,它不再局限于统一的时间和地点,教师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在网上学习交流,为教师们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真正实现了“研修资源共享,研修形式多样,研修时空不受限,研修效果省时高效”的局面。
其次,它还使教师队伍网络化,它就像军队的预备役短时间内人数急剧增加一样,也会使得在教学难点问题出现时,大量的获得更多外校教师力量的增援。老师们能够通过注重、发帖,得到交流;也能够通过上传,下载,得到资源共享。 5、 问题与总结
虽然取得了一些效应,但反思一下,还有很多不足,整个活动还显稚嫩。
因为接触时间很短,我们对这个网络平台还不熟悉,还不能最大限度的将其更多的功能使用到。
作为活动发起人与组织者,我利用的交流平台还不够丰富,所以对活动的宣传推广还不到位,活动关注度还不够,并没有对老师们做到一一回复,答疑解惑。
活动的参与人数还不够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该活动的影响度和受欢迎程度不够大。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