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战宏伟 心理活动课《记忆策略与训练》教案设计
记忆策略与训练
教案设计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心理 战宏伟
【课题】记忆策略与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龄期即小学阶段主要培养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从升入初中,进入青少年期开始,由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指的是学习习惯,那么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则更多指的是学习方法,它包括很多因素,如:注意力、发散性思维、反思与总结、时间管理、互助与合作等等,当然也包括记忆力,在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如果能掌握和培养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将让青少年的学习更有效率,学习起来自然也会更轻松愉悦。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在学生心目中,包括大多数教师心目中,记忆不外乎是不断的背,如果结果不满意,那么接下来进行的也不过是继续简单的重复。 其次,当学生对于要求背诵的学习任务完成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很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冠以记忆力很差的帽子,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会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从而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挫折,从而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如别人。 因此,结合青少年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特点,特设计本课《记忆策略与训练》以及《注意力的认识与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时间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等,作为青少年认知能力培养与学习方法指导的尝试。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各种能力的客观存在,从简单的测试与游戏、训练中掌握简单的记忆方法与技巧,形成对于自己记忆、注意等各种能力客观认识与评价的态度,并将这些方法与技巧运用到日常学习中,这是本节课设计的目的,同时也是重点与难点所在。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暖身活动引起同学们对本课的兴趣与关注→知识讲解使同学认识记忆及个人之间的差异所在→小测试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目前的记忆能力→小游戏在重新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第一个记忆方法(数字与简单字符串的记忆)→小游戏引出学生的困惑从而引导出记忆的第二个方法(多种相关信息的整合记忆效果更好)→理论讲解引出记忆的第三个方法(记忆的顺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结合遗忘曲线总结及时的复习与训练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记忆的理论与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论与游戏练习相结合,提过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于记忆能力的客观认识,并提高对自己的记忆能力自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 学生对能力培养形成科学的态度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在掌握了简单的记忆策略后在学习中记忆运用与不断的练习 学生如何提高对于记忆方法的重视,并认识到方法对于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1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战宏伟 心理活动课《记忆策略与训练》教案设计
【教学方法】 测试、游戏、理论解析、“头脑风暴”、体验分享 【教学准备】 测试与游戏材料 学生六人一组,各围成一圈 【课 时】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1、暖身活动,由活动引起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通过短时记忆测试,同学们在认识到彼此记忆力并没有太大差异的同时,也掌握了短时记忆容量的数据,然后通过后续的游戏加以练习与体验。 3、在简单不相关信息分组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记忆速度快和记忆效果的差别,并体验信息综合运用的乐趣和益
一、活动导入,阐述主题 5’ 首先,在我们学习今天的主题之前先来做两个简单的游戏,看看你一分钟能做什么。 一分钟的时间很短,但是一分钟所能完成的任务量却是我们很多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可能会反映出我们的视动统合能力、注意力、思维敏捷性,当然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记忆能力。 记忆概念与过程及记忆分类的讲解。 有的同学可能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记忆力不好,也可能有的同学和别人比较过记忆力,那么这里所说的记忆力指的是记忆分类中的哪一个呢?(学生回答)——是短时记忆,客观上我们所说的记忆能力的好与坏正是短时记忆能力的差异,这也是我们这节课主要要讨论的问题。 二、主题活动,体验与练习 (一)、短时记忆测试,客观认识自己的记忆力10’ 1、展示短时记忆测试图片;教师宣布测试结论:根据题目的要求,大约每组数在你的头脑中只保持5秒,在短时记忆阶段,人脑同时能容纳5-9组彼此不相关的内容。如果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正确地记下来了,那么你的短时记忆力可以说是惊人的、少有的了;如果你能记下5-9组数字,可以得“优”;如果只记住4-7组,那只算“一般”;若你连4组都没有记下来,你的记忆力就很不理想,需要找一下原因,并需要好好锻炼锻炼。2、谈到短时记忆的训练,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来体验一下:屏幕上会依次快速的闪现由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同学们在心里默记,当一组数字闪现结束,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出这组数字,看看当字符串有多少个数字时同学们变得不再异口同声。 游戏图片展示。 3、教师总结:对于不相关符号信息的记忆比较适合进行分组,大多数人比较适合于5个一组,这样记忆效果更好。 (二)、多种信息整合对记忆效果的影响5’ 1、快速闪现数字和图形及颜色的综合信息,让同学说出数字及每个数字对应的图形。 教师总结:多重信息干扰了我们的记忆,单一的信息记忆更容易,但是,我们可能都听老师或家长说过,要想记忆效果好,应该学会对信息进行多重编辑,例如:将简单的信息赋予意义或将辅助以图像甚至声音进行记忆。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更有道理呢? 2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战宏伟 心理活动课《记忆策略与训练》教案设计
处。 4、理论结合实际使同学增进对记忆方法的认识,认识到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记忆机制本身也同样影响着我们的记忆效果,并学会规避这些机制对自己的影响。 2、学生“头脑风暴”。 3、教师总结:单一信息可能记忆更快,但却更容易遗忘,因此要想记忆时间更久、效果更好,那么多重信息的综合运用更为有效。 4、游戏体验 (三)、游戏引入记忆的抑制机制,到处记忆的顺序对于记忆效果的影响。10’ 1、回到数字字符串的游戏,当数字比较多超出我们的能力时,我们能记住的是那些数字。 教师引入记忆的抑制机制——记忆信息前后之间是存在相互抑制的,因此两端的更容易被记住。 策略一:早上醒来后与晚上睡觉前记忆效果最好; 策略二:对于较长的信息或较多的内容应该分段记忆以增加两端信息的数量,并在每次记忆时适当调整信息在记忆段中的位置以均衡信息的记忆效果。 (四)、指出记忆效果的好与坏其实体现在遗忘的多少 5’ 由记忆效果的好与坏的检验方式引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教师对遗忘曲线进行讲解,指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即使的复习对于记忆效果也是至关重要,尤其是记忆的第一天。 三、指导实践 1’ 这节课我们对记忆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只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多加注意并勤加练习,那么我们每个同学的记忆力都会变得很优秀,学习起来也会更轻松。 四、课后思考2’ 除了老师讲述的记忆策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还有那些方法用以增强自己的记忆效果呢?希望同学们课后加以总结,下节课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 5、总结,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记忆力并提高自信。 7、行动作业,通过对自己的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记忆水平。
2015年11月5日
3
记忆策略与训练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